2024-2025学年(上)巴中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两种制度并存的前提是(     

A.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C.坚持依法治港治澳

D.一个中国的原则

2、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作为选民参加选举县乡人大代表的活动一一积极行使选举权

②对小区内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一一自觉地参与民主决策

③针对噪音问题向环保部门申请环境评价结果一一主动履行公民义务

④参加某县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一一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新征程对外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②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③我国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

④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已经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下列行为有助于中学生培养“家国情怀”的有(     

①尊敬父母,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②在生活和人生选择上依赖父母

③认真学习,立志报国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85项成果。中国首倡“一带一路”10年来,“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充分体现这一倡议的开放和包容。由此可见,中国(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②着眼时代发展大势,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对新闻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新闻

新闻解读

中国公司承建的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马来西亚举行

中国主导马来西亚的发展

中国文化产品亮相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

这有利于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国援非队伍将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

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美国给台湾出售武器,妄图“以台制华”

美国实施恐怖主义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70多年前,11万筑路军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成功修筑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在“人类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积淀出催人奋进的“两路”精神,极大促进了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两路”是民族团结之路、共同富裕之路

②“两路”的建成表明艰苦奋斗是第一动力

③“两路”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两路”精神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古代中国,尤其是15世纪之前,在农业、天文学、工程技术、医学、数学等领域的科技发明至少有100项“世界第一”,如铁犁、吊桥、瓷器、伞等。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不仅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也是我国目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C.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9、2023年4月2日,马英九先生参访湖南期间,在《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现场连线,与台湾青年及观众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传达彼此间炙热恳切的心意,用音乐牵动记忆、勾连血脉、凝聚共识,这一幕在海内外观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这反映出(     

A.祖国完全统一的愿望已成现实

B.音乐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C.两岸同胞同文同种,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D.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10、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追寻的梦想。而今天,在我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更加完备的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①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②要靠人人奋斗、人人尽力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要求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说明(     

A.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B.青少年要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C.青少年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是时代赋予青少年的责任

13、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期间共有3场“代表通道”、“委员通道”活动,18位代表和24位委员接受媒体和大众的采访,讲述履职故事,直击热点话题,共话追梦理想,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这体现了(     

A.采访人大代表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C.我国公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D.基层民主制度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14、下列知识之间关系,排列合理的是(     

①创造社会财富②确立基本经济制度③彰显中国力量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5、“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这句话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     

A.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B.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6、《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纪念邮票自1988年首次发行以来,迄今已经发行九组,共有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光学家王大珩等38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入选。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旨在(     

①形成推动创新的法治环境②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正义

③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④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学校附近有一条交通要道,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此地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该校中学生小明直接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有关部门便在此地设置了红绿灯,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材料中的小明同学(     

①正确行使了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

②体现了他具有参与民主决策的责任和意识

③通过自己的民主实践,培养了自己的民主意识

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直接参与了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句话里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改革开放时代 振兴中华实现四化

D.全面小康建设新时代 基本实现现代化

19、某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我的中国梦”话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其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威:只要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能实现中国梦了

B.小雪: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富强、人民幸福

C.小菲: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小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20、“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习近平同志这句话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哪一特征(       

A.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B.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C.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D.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行政复议是解决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22、   2019年1月7日新华社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的通知》,提出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帮助其加强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对此

23、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任务,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为此,有同学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的事,青少年还小,和青少年无关。”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习总书记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山,遇山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为什么?

25、【众志成城克时艰】

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量、指明了方向。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动员全国资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铸就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辉煌成就得自信】

2021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的视频,我们中国人对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找到了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不负韶华追梦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们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将以此为基础,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向更高的理想奋斗!

(3)我们作为中学生,该如何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26、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同时,我们看到从非洲到南亚沙漠蝗虫肆虐,粮食大量减产;印尼爆发大洪水;克什米尔发生雪崩;美国遭遇多年来最严重流感季;澳洲大火,造成5亿只动物死亡……地球母亲生病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教材知识回答,我们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7、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10

阅读上面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分

2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问题?4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除了要建设完善的法治体系外,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4

 

28、材料一: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360se6/User%20Data/temp/t01cd680f57a1b70131.jpg

 

材料二:2015年10月22日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注重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发展道路。扩大先进适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走出一条健康的产业发展新路,为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动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国策和发展战略?

(2)如何实施我国的发展战略?

(3)请就国家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