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山多娇看今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以及近年来围绕中国载人航天的国际合作成果。举办成就展从侧面展现我国( )
A.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与各国合作共赢
B.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国策,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D.在科技合作、全球治理等领域发挥了决定作用
3、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集中活动于2023年8月5日至13日在福建福州举办,本届海峡青年节以“挺膺担当共创福祉”为主题,鼓励两岸青年不负时代、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绵长福祉。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举办海峡青年节( )
①有利于两岸同胞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②有利于共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新格局
③有利于两岸同胞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
④会消除“台独”,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维护祖国统一是( )
A.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公民的基本义务
C.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D.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4、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之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行政( )
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④要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见,改革开放是( )
A.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
6、如图局面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大趋势( )
A.多极化
B.中美对峙
C.全球化
D.美国称霸
7、我国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创客”。想做“创客”的年轻人应该( )
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②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新实践
③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近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意向成交额创新高,为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注入宝贵信心。进博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不断将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的“东方之约”变为现实。这说明我国( )
①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②成为主导世界的发达国家
③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④当前工作的中心是对外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短视频《携手,为人民》以一双手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用双手为人民谋幸福的动人画卷:张桂梅贴满膏药的手,塞罕坝三代务林人粗糙皱裂的手……无数双“手”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是( )
A.走向共同富裕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以人民为中心
D.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下列新闻事件与解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 新闻事件 | 解读 |
① | 2023年11月8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召开以“海聚英才融耀未来”为主题的首届 | 人才工作大会。人才强国战略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② | 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③ | 2023年中秋节到来之际,河西区各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系列活动。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 |
④ |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 |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启示我们教育是( )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第一资源
②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传承非遗彩灯工艺,融合现代科技,是全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沉浸式灯会。“剑侠江湖”展现国风文化魅力,“潮玩联盟”联动全球化游戏IP,在海外60多个城市同步传播,让更多海外友人领略东方之美。此举旨在( )
①推动文旅特色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③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实现小康生活
④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历史一再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厉行法治对政府的要求是( )
①严格.文明执法,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②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③让法律和道德对社会的治理共同发挥作用
④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对下列事例解读正确的是( )
A.某市召开调整公共交通票价听证会——民主决策
B.选民理性、公平、公正地参与投票——民主监督
C.某中学建议相关部门在学校门前增设红绿灯——民主协商
D.某地区推行“互联网+政务公开”模式——民主决策
15、国破家亡的历史记载着屈辱,气壮山河的抗争见证着伟大:杨靖宇在重重包围下战至孤身一人、壮烈殉国,肠胃中尽是枯草树皮;狼牙山五壮士将敌人引入绝路,弹尽粮绝后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悬崖;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不幸被捕,为了让儿子不受胁迫,绝食7天、壮烈牺牲……新时代,我们缅怀先烈( )
①能够高扬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是继承革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体现
③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兴安盟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诞生地。长期以来,兴安盟城市社区开展各项活动增进各民族邻里之间的交往,农村牧区引导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各族农牧民互帮互学种植养殖技术,携手共同走上致富路。兴安盟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缩影,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20%。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老龄化加剧
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D.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18、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小刚举报泄露国家军事机密的行为
B.小钱利用网络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C.小赵成功劝阻了一起野外放生巴西龟的行为
D.小李及时抓拍军车发到朋友圈获得多人点赞
19、习近平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说明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增进民生福祉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0、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下列关于共同富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②共同富裕要求人们消除收入差距
③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
④把“蛋糕”做大做好是共同富裕的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请你评析。
22、初三(1)班正在开展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大松:QQ、微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刷刷屏幕,就知道朋友正在做什么;敲敲键盘,你的想法大家就立刻明白……QQ、微信让人们的沟通进入一个新时代。网络无所不能。
飞燕:QQ、微信让许多人变成了“拇指族”“低头党”,他们宁可“挥霍”一晚的时光与远在天边的人倾诉,也不愿意与身边的人交流一下眼神。我们应远离网络。
请你对以上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3、华为集团企业创新的实例,给我国企业创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企业应该走自主创新道路。(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5年5月28日-29日,由河南郑州市政府主办的郑州(首届)国际创新创业大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有超过300个创新创业项目现场签约落户郑州,其中国外项目达80余项;本次创新创业大会邀请到美国、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23个国家的代表参与,参会科技型企业超过1000余家。郑州在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简要说明此次创业创新大会举办的意义。(两个方面。)
(2)河南省政府应该如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三个方面。)
25、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担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重视创新?
(2)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什么战略?
(3)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4)请你列举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或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至少列出两项)
26、(8分)[法治中国]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纪念日。某班开展了以“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要忠实于宪法意味着什么?(4分)
(2)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分)
(3)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2分)
27、材料: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必备的素养中,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响应上述要求?
28、(增强民主意识,凝聚法治共识)
材料一:九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民主之后,对相关问题存在疑惑。经过校委会研究决定,计划在本周六周日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实践。
周六: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周日:柳富村村委会——学校模拟听证会。
(1)两项活动分别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什么?
村党支部换届选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模拟听证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回到了学校。决定就“近期猪肉价格过高,是否应该统一价格标准”模拟一次听证会。在模拟成员方面,你觉得他们应该邀请哪些成员呢?(至少两点)
(3)通过这两天的学习,你觉得作为现代公民,应该怎样增强我们的民主意识?
材料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4)结合材料二,请你为厉行法治,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提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