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鄂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寒冷的冬季,停在室外的汽车玻璃上出现了冰花,冰花的形成是(  )

A.升华现象

B.凝固现象

C.凝华现象

D.液化现象

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甲车一直走在乙车前面

B.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的速度最小

D.经过5s,甲车前进了20m

3、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座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座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座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座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放出热量

D.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4、“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中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人体最舒适的气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km/h

5、今年冬季,支原体肺炎大爆发,为了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需要各位同学随时谨记。对这些措施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只水银体温计的长度约为10cm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1cm3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约为2n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3kg

6、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1立方米的水结成冰后(  )

A.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8、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实验中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错误,只要避免错误,并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尺面平行

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就越准确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D.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10、皮影戏——艺人们操纵人物剪影,在光照射下,屏幕上就会出现活动的影子,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皮影戏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平静水面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报纸

11、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如图所示,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汽化

B.仅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12、下列物体的质量与一瓶矿泉水质量相近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

B.一枚一元硬币

C.一块橡皮擦

D.十个鸡蛋

1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温度计读数时的情景,图丙是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图丁是小明和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安装器材

B.图乙的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图丙中,B是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D.图丁中,图像不同的原因是初始温度和水的质量可能不同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吹笛子时发出优美的笛声,笛声是笛子振动发出的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

15、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

16、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课桌的高度约75cm

B.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45s

C.夏天上课时教室内的气温约60℃

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500kg

17、上课时,老师用遥控器控制电脑播放PPT是利用了(  )

A.次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超声波

18、下列测量工具与所测物理量对应错误的是(  )

A.刻度尺—测量长度

B.电子表—测量时间

C.温度计—测量温度

D.量筒—测量质量

19、甲车运动的速度是乙车运动速度的5倍,甲车行驶时间与乙车行驶时间的比是1︰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5︰1

B.5︰3

C.1︰5

D.3︰5

20、红歌会上,同学们合唱时分为“高声部”和“低声部”,其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21、2023年9月12日,华为公司旗下问界新M7智慧汽车正式发布。该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

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

22、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塔的倒影

B.雨后彩虹

C.露珠下的叶脉

D.墙上的手影

23、小京用水平推力推着如图所示的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对小京的水平推力

C.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4、如图所示,是利用瓶子做的几个小实验,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用力敲击装水的瓶子,右侧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B.图乙中,玻璃管做的粗一点可以使液体热胀冷缩现象更明显

C.图丙中,透过水瓶看到铅笔的像可能是倒立的

D.图丁中,瓶中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2.4N的煤油溢出;将其取出擦净后,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2.7N的水溢出。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处于______状态,物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ρ煤油=0.8×103kg/m3

26、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至少大于______Hz,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嗡嗡”的声音,这______(填“是”或“不是”)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

27、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船在河中行驶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

28、往烧杯里放入少许冰块,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冰块变逐渐成了________态的水,此物态变化称为________;继续加热发现冰全部变成水后,水量逐渐减少,减少的水变成了看不见的________,此物态变化称为________ 发生这些现象的条件是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29、冬季教室玻璃窗上有一层漂亮的冰花,这是___________现象(物态变化名称),冰花在玻璃窗的___________(选填,外侧、内侧)。夏季,开着空调冷风的公交车车窗上有一层水珠,此过程___________(选择:“吸热”、“放热”、“不吸热或放热”),水珠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30、如图所示,20136111738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在火箭与飞船脱离之前,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___;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___的.

31、重50N的平板车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_____N;撤走拉力后车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平板车具有_____

32、一根体积是0.2m3的均匀金属棒,质量是1.56×103kg,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如果把金属棒截成两段,两段长度之比是1∶3,则这两段金属棒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33、如题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倒影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__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________而进入水中。

34、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门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_______(选填“河岸”或“门窗”)为参照物说的:而“人不觉”是描述“静止”,这说明运动与静止具有_______,它比意大利科学家提出类似的观点还早1500多年。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 (选填吸热放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第 2 分钟处于___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选填“A”“B”)

A. 寻找普遍规律 B. 减小实验误差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个空心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往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61g,已知.铜的密度ρ=8.9g/cm3 ,:

(1)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2)注入的液体密度是多少?

37、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某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钢瓶内氧气的质量m=3kg,其密度。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氧气质量的。求:

(1)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

(2)钢瓶的容积;

(3)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38、将一瓶密闭的、用掉部分的消毒液,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面积是,瓶底面积是,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消毒液的密度为)。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消毒液的压强;

(2)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OOˊ是凸透镜的主光轴,Aˊ是光点A经过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透镜的位置并确定透镜左右两侧的焦点位置。(凸透镜用“”表示)

40、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1、如图,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O为木块的重心位置,在图甲中做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在图乙中做出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