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当镜面绕入射点转动一个小角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A.60°
B.30°
C.
D.2
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3、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D.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A.太阳光:聚到一点
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C.用放大镜看字
D.钢笔“错位”了
5、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 |
水银 | -39 | 357 |
铅 | 328 | 1740 |
A.-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D.80℃的酒精是液态
6、民间传统儿童游戏,手影游戏十分简便(如图),且历史悠久。《都城纪胜》记杭州瓦舍众伎“杂手艺”中就有“手影戏”一项。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手影戏原理一样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7、小阳学习了熔化和凝固之后,想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阳从冰箱里取出冰放到房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从升高到0℃并保持了一段时间,再升高到20℃之后温度不再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非晶体
B.此时房间的温度高于20℃
C.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的过程中,冰的质量减少
D.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的过程中,冰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8、某患者吸氧时,将一只氧气瓶内的氧气用去一半,剩余的氧气与原来相比( )
A.质量变大
B.密度不变
C.体积变小
D.密度变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实验的误差
C.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D.用被拉伸了的皮尺去测量长度,测量结果会偏小
10、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甲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4:1
C.若甲、乙液体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甲、乙液体的体积之比V甲:V乙=1:5
11、下列关于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平均身高约为180mm
B.正常体温约37℃
C.正常脉搏1min跳动150次
D.平均质量约为100kg
1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乙物质的密度为
1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上紧了发条的机械手表的指针在转动
B.弓将箭射出去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
1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直尺伸出桌面的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C.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15、师生入校已进入“刷脸”时代,老师和同学们进校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后确认相关信息,即可迅速开闸放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刷脸时,人脸经摄像头成正立的虚像
C.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D.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能辨别出鸟鸣和风雨声,是依据声音的哪种特性(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7、在下面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
C.用铁水浇铸工件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18、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老师上课时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音调
B.增大响度
C.改变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19、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巾,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摩托车上的消声器
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在小区内禁止鸣笛
D.射击运动员戴耳罩
20、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处较浓
21、下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1.1km/h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0m
C.一位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为5s
D.人的正常体温是47℃
22、通常情况下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质量约为100kg
B.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20dm
C.步行速度约为1m/s
D.50m短跑用时约为9min
23、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24、如图光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25、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 _____的原理。如图所示,是某工人用铅垂线检查某墙壁时的情景,说明该墙壁向 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26、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传播速度为______m/s。为了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把他的名字命作力的单位。
27、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_____现象。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____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28、10月13日歌手李健巡回演唱会在国博中心开唱,现场人声鼎沸是形容声音______,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______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______。
29、请填写上合适的单位符号:
(1)某位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
(2)罐装可乐瓶的容积约为350 ;
(3)我们教室中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
3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在8S时甲与乙相距_____m。
31、如图所示,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且声音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
(2)同一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它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_____(选填“大”或“小”)。
32、位于山西省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以两石相击”主要是__________振动发声,“类似青蛙鸣叫”是指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近,“变得格外响亮”是指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高。
33、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 3m,湖水深 7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______m,我们看到湖中的路灯是______形成的。
3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
35、按要求完成填空。
(1)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2)如图乙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3)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又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如图丙所示。这个过程中乙醚先汽化后液化,这一实验说明了用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4)如图丁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烧杯上方纸板的作用是______。
36、小红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明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时间为0.7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问:
(1)小明听到的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来的?
(2)长铁管的长度是多少?
37、一辆行驶速度为75km/h的汽车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8m/s的列车,谁快?___________
38、质量是0.2千克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是1牛。求:
①小球受到的重力G。
②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合力F合及合力的方向。
39、在图中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40、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经反射后的光线OB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41、请在图中画出冰墩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