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箭筒能提高士兵的听力
B.箭筒可以改变马蹄声的音色
C.箭筒可以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
D.马蹄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为迎接国家级卫生城市验收,交通部门对县城向阳街路面重新铺设了沥青。沥青属于非晶体材料,下列表示沥青熔化图像的是( )
A.
B.
C.
D.
3、2023年4月20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日全环食,非常漂亮,关于日全环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B.该现象发生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C.此时树荫下的光斑是圆环形的
D.树荫下的光斑大小不同是因为树叶缝隙大小不同
4、如图甲是“探究某种物体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50℃时该物体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②熔化过程用了10min
③该物体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要小
④该物体在B、C两点时的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5、如图所示,是利用瓶子做的几个小实验,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用力敲击装水的瓶子,右侧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B.图乙中,玻璃管做的粗一点可以使液体热胀冷缩现象更明显
C.图丙中,透过水瓶看到铅笔的像可能是倒立的
D.图丁中,瓶中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
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50g
B.该液体密度为1.1g/cm3
C.75 cm3该液体的质量为90g
D.80g该液体的体积为100 cm3
8、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图甲装置应按从上而下的顺序
B.由乙图可知,实验时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C.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97℃,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D.丙图是水沸腾前出现的现象
9、下列估测的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云篆山冬天最低气温可达左右
B.一桶装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C.小华的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D.滑雪运动员比赛的速度约为
10、下列是八年级(2)班的张阳同学整理的物理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C.从地球带到太空的一个物体,质量不变
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1、战斗机在空中高速飞行,要与加油机对接进行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65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
A.0
B.650km/h
C.620km/h
D.680km/h
12、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为
B.b的密度是c的二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也减半
D.若a的体积增大到,它的质量变为2. 1kg
13、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水稻高度约为1.2m,即( )
A.1.2×10-2cm
B.1.2×10-3mm
C.1.2×106μm
D.1.2×10-9nm
14、下列所示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甲,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乙,向停止沸腾的烧瓶底部浇冷水,水会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气压降低,水沸点随之降低
C.丙,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液化
D.丁,体温计玻璃管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利于读数
15、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国泳军以28金雄踞奖牌榜首位,女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该项目亚洲纪录保持着李冰洁从第一个50米开始领先,随后凭借稳定的配速,将领先优势不断扩大,最终以8分20秒01的成绩摘金。关于李冰洁比赛过程中的情景分析,错误的是( )
A.李冰洁相对于池壁是运动的
B.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游泳池
C.判断李冰洁获胜的方法可以采用比较游到终点时用时是否最短
D.从她听到哨声入水到游至终点上岸的过程做的是变速运动
16、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 松香
B.冰 铜
C.沥青 食盐
D.蜡块 冰
17、下列物质都属于晶体的是( )
A.食盐、冰、金属
B.冰、沥青、金属
C.铁、食盐、松香
D.金属、海波、石蜡
18、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手机声音传感器软件探究音叉和笛子声音的波形,得到如下波形(振幅-时间关系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振幅,每格单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伽利略
20、小明发现:往保温壶灌开水时,刚开始听到的声音比较低沉,水快灌满时声音变得比较清脆。小郯想:声音的变化可能与壶中空气柱的长短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21、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流泪”的蜡烛
B.北方初冬树叶上的霜
C.初春冰雪融化成水
D.山间形成的白雾
2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
A.米(m)
B.秒(s)
C.摄氏度(℃)
D.千克(kg)
23、2023年10月26日10时4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当天下午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如图所示。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天和核心舱
B.月球
C.地球
D.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
24、如图所示,由骆文博领舞的《山水共清晖》,描绘出一片和谐美好的生态文明画卷。星光闪烁,90名舞蹈演员化身为“白鹭精灵”,挺立高雅身姿与繁星共舞,轻盈的步伐踏寻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画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演员们动作整齐地前进时,他们彼此相对静止
B.演员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相等
C.她们站队看齐,保证队伍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D.从镜中能看到演员的像,成的是实像
25、在一些车流量较大,车速较低道路转弯路段,汽车因行车视线不太好而看不到弯道另一侧的车辆,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在转弯处加装一面“街道拐角镜”,如图。通过镜子可以看到弯道另一侧是否有行人或者车辆,图中所示的镜面,物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凹面镜/凸面镜),可以看出,它成的像是_______(放大/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______(相同/不同)。这种镜面对光线的作用是________(发散/会聚)。
26、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27、在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声波获得信息。一物体1min振动了600次,则人耳______听到该物体发出的声。
28、为了能较准确的测量出小球的直径,请用标辅助线的方式在图上画出测量方法,并测出小球直径为______cm。
29、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32.56cm,则他的数据中准确数字是_____,估测数字是_____;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30、敲鼓的时候,撒在鼓面上的橡皮小颗粒会跳动,而且鼓声越响,橡皮小颗粒会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而且音叉越响,溅起的水花越高.上述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_____(2)_____.
31、如图是体温计的一部分,它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一段________,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时读数是________。
3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 N,指针所指的示数是_________N。
33、如图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____(选填“七种”或“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以外区域,若将一支玻璃泡涂黑的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区域,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因为该光具有较好的____效应。能用于验钞机上识别人民币真伪的是______(选填“A”或“B”)区域的光。若在白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只留_____色光。
34、如图所示的茶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__________;水对壶底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壶壁的压强;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__________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35、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5)在图中,小豪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6、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2019 年 10 月 1 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在 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 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 70 华诞。阅兵方队中有 15 个徒步方队,经过长为 66 米的天安门城楼,已知每个方队在长安街上行走 600m 用时 10min。 求:
(1)方队行走的速度是多少 m/s?
(2)若方队行走的速度不变,每个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的时间是 81s,每个方队长为多少米?
37、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2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
38、小明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空旷未装修的房子能听到清晰的回声,而装修好后的房子难于听到回声。于是小明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反射面的材料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9、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40、在室温20℃的房间内,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面包着少量的酒精棉,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的大致图像。
41、如图,请画出潜艇加速上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