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小玲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从地球到宇宙空间站,身体的质量变小了
B.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C.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3、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
C.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4、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5、图甲、乙、丙、丁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
B.只有乙冲程能向外提供动力,其他冲程都是靠惯性运转的
C.丙冲程中排出的废气不具有任何能量
D.丁冲程的原理与图戊所示演示实验的原理相同
6、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8.5℃
B.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0cm/s
D.演奏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min
7、如图所示,在收割工作中,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谷物的车辆以同样快 慢、向相同方向前进。如果说运输车内所装的谷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联合收割机司机
B.空中下落的谷物
C.前方田里的庄稼
D.天空飘着的白云
8、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歌咏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咏比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具有相同的音色
B.唱歌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传播
C.歌声是由耳朵鼓膜振动产生的
D.齐唱使得师生们声音的响度增大
9、以下是光线通过透镜(虚线框中未画出)的情形,所用透镜为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10、如图,下列光现象中,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现象是( )
A. 平面镜成像
B. 铅笔好像折断了
C. 小孔成像
D. 水中倒影
11、罗一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做出了五次记录结果,12.5cm,12.6cm,12.7cm,15.2cm,12.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12.6cm
B.12.62cm
C.12.7cm
D.12.74cm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10cm
B.此实验中,光源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C.当u=5cm时,光屏上承接到的光斑是实像
D.当u=15cm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投影仪利用这一原理
13、“吃着中国的饭,还砸着中国的锅,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在房内写作业的明明听到电视里传来的声音,立马就判断出说话人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他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语气
1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5、如图示意的长度约为1英尺,则1英尺约为( )
A.30m
B.30dm
C.300cm
D.300mm
16、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6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1cm
17、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为340m/s
B.可以利用回声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C.只要有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够产生声音
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18、夏天,我们走在石峰大道的树荫底下,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大小不同的光斑(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9、清晨,站在青城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雾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0、下列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
B.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类比法
C.探究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从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的方法
21、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潜望镜
2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23、小林爸爸驾车通过一段笔直的隧道时,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甲所示,汽车速度表上指针的位置恒定如图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用时6分钟,不计车身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隧道内汽车最高限速60m/s
C.汽车已经超速
D.隧道长度为4km
24、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25、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______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时会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______热量,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冻伤。
26、如图是某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的路径,根据图示判断:_________是分界面;入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_;光是从_______斜射向______中.
27、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围着太阳旋转是由于太阳和这些行星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我们要飞出地球,必须要有很大的________,才能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28、重力为50牛的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在水平地面上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3米,拉力做的功为_____焦,功率为_____瓦;重力做功为_____焦.在前进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_____(最后一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9、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觉到墙也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这表明______
30、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88×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为______kg。这瓶调和油用去一半后,密度为______g/cm3。
31、雨后路旁低洼处积了水,在水洼旁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人射出的光被水面 _________形成的像,这时水面相当于 _________镜.教室里的所有同学都看见老师写在黑板上字,这是因为黑板面的反射是 _________(填“漫”或“镜面”)反射.
32、改革开放40年以来青岛制造的“复兴号”高铁已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雨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若列车的最高时速为360km/h合 ______m/s,某列车全长200m,以最高时速行驶,完全通过一隧道用了10s,则隧道的长度为______m。
3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和______也能传声,______不能传声。
34、图中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甲图表示加快蒸发的方法是增加液体的 ___________ ;图 ___________ (选填“甲”、“乙”或“丙”)表示的是通过增加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来加快蒸发。
35、某校同学在分组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烧杯做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240 | 270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酒精灯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 _____(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它表示的是水在第 _____s时的温度;
(3)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在整个加热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写出两条)
①_____;②_____;
(4)当水沸腾时,烧杯上空产生的大量“白气”是 _____现象;在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_____;
(5)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 _____(填“甲”或“乙”)所示。
36、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图表,解决以下问题:
2250 总步数:步 | 150 步频:步/分钟 |
8.10 时速:千米/小时 | 124 消耗:大卡 |
(1)他本次跑步时间为多少min?
(2)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37、一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以后过0.6s开始刹车(这0.6s称为反应时间),刹车后又经过4.4s滑行52m,车停止。
(1)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m?_________
(2)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__________
38、小英和小红两家一起自驾游,在路边上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两辆轿车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此标志牌处到达长江大桥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2)从图像可知,小英家轿车的速度是多少?
39、(1)做出光的折射光线;
(2)做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0、在如图作出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和已知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______)
4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