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铁门关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小明同学本学期学习了物理知识后,他对所学的物理量及其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A.为了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路程”

B.为了表示“一个物体振动发声引起另一个物体也振动发声”——引入“回声”

C.为了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引入“热量”

D.为了表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引入“密度”

2、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C.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也跟着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你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cm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 d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的时间约为10 s

4、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5、如图所示,小红身高1.6m,当她走向玻璃门时,关于她通过玻璃门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得越来越大

B.像高始终是1.6m

C.像与小红运动方向相同

D.像与小红间的距离不变

6、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近年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用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可以(  )

A.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B.增大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C.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D.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8、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50℃

B.教室黑板高度约为200dm

C.在体育长跑测试中,你的速度为4m/s

D.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

1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为50kg

B.人体正常体温为39℃

C.普通成人的步行速度为5m/s

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为80cm

12、下列常见的声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站在小溪边能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

B.打电话时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回复声

C.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

D.水里的鱼被河岸边的脚步声吓跑

13、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水稻高度约为1.2m,即(       

A.1.2×10-2cm

B.1.2×10-3mm

C.1.2×106μm

D.1.2×10-9nm

14、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液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小

15、千百年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民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我们能够通过声音分辨不同的乐器,主要是根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6、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砂纸除掉生锈铁棒上的铁锈,铁棒的质量不变

B.将面块压成面饼,质量变大

C.烧水时茶壶内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变大

D.宇航员将一个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苹果的质量不变

17、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  )

A.镜子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8、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

B.构成甲的物质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构成乙的物质可能是水

D.若甲、乙的体积相同,其质量之比为1∶4

19、如图所示,一木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A所受的重力为G,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力为,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G大于

B.小于

C.G是一对平衡力

D.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宇航员在太空与飞船内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C.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声

21、2023年12月16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降雪等天气,郝闻的朋友用照相机拍摄了雪景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面镜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平面镜

2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丁的音色相同

D.乙、丙的音色相同

23、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90°

B.乙图中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逐渐变小

C.丙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实像

D.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24、小明一家到西樵山旅游,看到湖里的鱼儿在水杉的倒影间嬉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虚像

D.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实体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1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升高/降低),发声体是______(水和瓶子/空气柱).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升高/降低)。发声体是_______(水和瓶子/空气柱)。由这个实验规律可知图中2的“哨子”中间的活塞向上推时音调将_______(升高/降低)。

26、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探测器搭载了声像唱片,向宇宙送去了人类的问候。若在太空中直接播放,旁边的宇航员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听到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B超”能够检查内脏器官或胎儿的生长情况,这主要依靠声波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它通过在______处减弱噪声。(选填“声源”、“传播途径”或“受影响者”)

2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是折射光线。

2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观察它的     ,如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甲乙两种物体的温度,那么甲的温度是   ℃,乙的温度是   ℃.

 

 

29、小丽在学习完声音的知识后,利用一组相同的空玻璃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向玻璃瓶内分别倒入不等量的水,然后按照瓶内水量的多少将它们依次排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然后用竹筷从右向左依次敲击玻璃瓶,使它们分别发出声音,发现它们发声的音调依次降低。小丽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

3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A点处挂上一重物,B点处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弹簧秤示数为9牛,则物体重力为______牛。

3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交车里,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以路旁树木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公交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40______(填写单位)。

32、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至今,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走进教学楼就会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_现象;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力。

33、如图所示,铅笔长为________cm,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_s。

34、雷达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军事设备.若雷达向飞机发射的微波从发出到接收返回信号所用时间为52μs(1μs=10-6s),微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则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____m.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学习浮力时,小明在家里做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

(1)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它会沉在水底,不断在清水中加盐,下沉的鸡蛋会浮到水面上。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______有关;

(2)将浮于水面的盆子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如图乙)。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做了如下猜想:“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一定关系”。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的现象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经过进一步思考后发现,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盆子排开的水就越多,排开水的重力就越大。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小明又继续进行了实验。图丁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______ N;

②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在实验中,小明发现石块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拋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如图所示,有科学家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____________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____

 

37、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为什么北大西洋和印度洋载重线位置不同?

 

 

38、如图,水平桌面上正放一个底面积为3×10-2m2溢水杯,溢水口距杯底20cm,内装深度为18cm的水,将边长为10cm、密度为0.9g/cm3的正方体木块缓慢放入水中。(ρ=1.0×103kg/m3)求:

(1)木块放入前,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木块放入前,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水对木块的浮力。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均不计空气阻力)如图,细线悬挂的小球摆到图示位置时,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O点,画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的光路图。

41、如图丙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折射光线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