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衡阳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小明将水、油、蜂蜜三种密度不同的均匀液体,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小心翼翼地倒入杯中,模拟调制“鸡尾酒”。第一杯中,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第二杯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若两个空杯完全相同,且两杯“鸡尾酒”都刚好装满,则第一杯和第二杯“鸡尾酒”的质量的关系是(     

A.

B.

C.

D.无法确定

2、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词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音调高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3、如图所示,下列应用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清洗机

B.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

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5、如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反射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6、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健儿以不懈的拼搏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华章,体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图中四幅图片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关于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陈佳鹏力挽狂澜,超越日本选手,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跑步时,以观众为参照物,陈佳鹏是运动的

B.全红婵倒立在跳台上,跳台台面距水面,水深,此时全红婵与她在水中的像相距

C.孙颖莎打乒乓球所用球拍的红色面板能吸收所有色光

D.张雨霏凭借出色的臂力游向终点,比赛过程中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下表是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单位是 kg/m3,其中正确的是(  )

纯水1.0×103

冰0.8×103

酒精0.8×103

铝2.7×103

煤油0.8×103

铜8.9×103

汞13.6×103

干松木0.5×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B.一杯水全部结成冰,其体积会变小

C.最多能够装下 1kg 水的容器,也能装下 1kg 的酒精

D.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铜球和铝球,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8、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若甲、乙的体积均为2cm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A.3∶1

B.1∶2

C.1∶3

D.2∶1

10、如图的条形码是商品的“身份证”,扫描条形码可识别商品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扫码设备是接收白色条块的反射光来识别商品的

B.扫码设备是接收黑色条块的反射光来识别商品的

C.黑色条块的较粗部分比较细部分的反射光弱一些

D.黑色条块的较粗部分比较细部分的反射光强一些

11、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甲的密度为0.5g/cm3

12、王瑞同学在语文课上学习诗歌辞赋时,发现很多词句描述了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他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可以以江岸为参照物

1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丙

14、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5、深圳夏天地面温度有时高达,小深认为洒水车刚洒过水的地面会比较凉快,便马上跑过去,却感觉更闷热了。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太阳光照着大地,大地吸收热量

B.地面的水蒸发使地面温度更高

C.地面上方的水蒸气遇到小深皮肤发生了液化现象

D.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上升,使环境湿度更大

16、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

B.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为2cm

C.一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0.6kg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17、下列各组固体中,都有确定熔点的是(  )

A.石蜡、铝、海波

B.冰、萘、固态酒精

C.松香、铜、金

D.玻璃、铅、沥青

18、下列声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B.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粗细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不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不同

D.体育课上,后排同学没有听清老师的指令是因为老师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太低

19、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进行加油时,若战斗机2s内飞行了400m,则加油机的速度是(  )

A.100m/s

B.200m/s

C.300m/s

D.400m/s

20、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教学楼的楼道墙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请勿大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请勿大声喧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大声”和“轻声”均指声音响度的大小

D.“大声”和“轻声”均指声音音调的高低

21、如图所示,小倪同学在学习使用无人机航拍美景。关于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时风景要位于无人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B.无人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要拍摄地面全景,可以控制无人机上升,所成的像变大

D.要拍某区域近景,可以将镜头焦距调小,此时镜头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

22、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D.为了保证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小区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90dB左右

23、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看见不发光的课本

C.海市蜃楼

D.桥在水中的倒影

24、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深海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将铅笔插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铅笔好象在水面折断了,如图。这一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

26、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65°,则折射角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

27、质量为60kg的晓彤是一位武术爱好者,他以马步姿势(如图所示)练功时,他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其中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28、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都在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中_____(选填“甲”或“乙”)车的速度大,两车同地同向同时出发,4s时两车相距_____m。

29、2020年12月,嫦娥五号的返回舱成功带回了从月球采集的土壤。

(1)嫦娥五号带回1.7千克的月壤,这些月壤从月球到达地球后,月壤的质量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带回的月壤颗粒中含有玻璃成分,科学家推测其主要成因是陨石撞击月面使一些岩石在高温下熔化,之后自然冷却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30、“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和“测定铜块的密度”实验相比较,实验目的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1、如图所示是口琴结构图,琴芯的气孔处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且越短的铜片越薄,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口琴的高音区应该是 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

32、如图所示,用力敲鼓,鼓发出声音的同时,鼓面上的碎纸片也“跳动”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鼓声通过______传播到人的耳朵。若有人在午休时突然被鼓声吵醒,则此时鼓声属于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33、两个金属圆柱体竖立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之比是4: 3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89,密度之比是98,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金属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是_______.

 

34、王哲发现妈妈炒菜时,总是最后才放盐.妈妈告诉他食用盐中都加有碘,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碘在高温下_____王哲从冰箱中拿出一块被保鲜膜包裹着的肉,在外面放置片刻后,保鲜膜的外面有很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的现象.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红同学在家里的穿衣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又回想起课堂中做过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小红面向穿衣镜举起右手,则看到镜中的小红举起的是_____(选填“左手”或“右手”);

(2)为了近距离观察自己,小红向穿衣镜走近,此过程中镜中小红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既能够_____,又能够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为了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要将镜前的蜡烛放在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5)某同学曾在课堂实验中,把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都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乙所示,以此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对此的评价及理由是: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传播,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听到了两次声音,中间间隔2.5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18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为什么听到两次声音?

(2)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若铁管长度缩短为原来一半,则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7、小刚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去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 请你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看到标志牌到贵阳需行驶多长时间_______

(2)若汽车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______

38、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沿斜面方向所受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支点为O的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臂L2的力F2

4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像AB′所对应的物体AB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