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A.2.355cm

B.2.36cm

C.2.35cm

D.2.45cm

2、国庆节期间,小明在南湖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看到了“鱼在云中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中的云是天空中云的实像

D.看到的鱼在实际鱼的下方

3、在班班有歌声活动中,同学们合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响亮’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频率小

4、小李同学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2)在烧杯内盛上部分纯水,在水位线处做好标记,并称出总质量

(3)倒出水,擦干烧杯后换上待测液体,使液面到刚才的标记处,再称出总质量

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用表示)(  )

A.

B.

C.

D.

5、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两种光的反射现象,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属于漫反射

B.乙图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甲图中任何方向看反射面都很亮

D.乙图的反射更利于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反射面

6、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同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8、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以总分438.20夺得冠军。全红婵站在距离水面10米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米

B.当全红婵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全红婵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9、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落荆门江树空”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白雪却嫌春*晚”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0、下列测量工具读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2.7cm

B.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4.4g

C.温度计的示数:34℃

D.量筒中水的体积:60mL

11、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12、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蒸发现象

B.水的凝固点为0℃,则将水放到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

13、下列单位换算是正确的是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m=6.4m

14、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的分别是(  )

A.②和④

B.④和②

C.②和①

D.③和①

15、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

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

D.蚊子发出的声音响度更大,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

16、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201金、111银、7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义勇军进行曲》在赛场被持续奏响。下列关于国歌奏响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乐曲声可以通过真空传播

B.乐曲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乐曲声是通过固体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现场观众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辨别出乐曲声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17、“吃着中国的饭,还砸着中国的锅,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在房内写作业的明明听到电视里传来的声音,立马就判断出说话人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他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语气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图所示,雕刻之后,印章的(  )

   

A.体积减少,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少,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少,密度不变

D.体积、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19、上课时,老师用遥控器控制电脑播放PPT是利用了(  )

A.次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超声波

20、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检测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2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了移动游码(游码位于0.2g的位置),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A.65g

B.65.2g

C.64.8g

D.无法确定

22、夏日炎炎,在茂密的树林里,地上圆形光斑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23、在虚线框内放置的是透镜,让一(两)束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分别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框内放置的一定是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24、一个最多能装下500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500g()(  )

A.汽油

B.酒精

C.硫酸

D.都能装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车窗变模糊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本质是水蒸气的______现象。炎热的夏天,车内开空调,从清凉的长隧道中驶出,瞬间前挡风玻璃模糊不清,此时应当采取的除雾方式是______(选填“开雨刮器”或者“加大空调风力”)

26、某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6kg/m3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某次电焊中用去了一半后,瓶中氧气的密度将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7、当你坐在正向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上时,发现外边的树木向________运动,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

28、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___cm。

   

29、洒在地面上的水,夏天比冬天干得快,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___________有关;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水蒸气,进入了空气中。

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龙家最近也买了辆轿车.若轿车以90 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经过10 s轿车发动机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当牵引力为___________N时轿车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1、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   m/s,光在   的速度最大,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总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再比如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这些都是因为光速要远远   (选填“大于”或“小于”)声速.

 

32、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大风能将杂物吹的漫天飞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后两空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33、2022年5月31日下午在我国黑龙江省某地,当地民众看到了极其罕见的“龙吸水”奇观,在持续了6~7分钟后消失。“龙吸水”其实是水上龙卷风的别名,在旋涡中心气体流动的速度_________(选填“快”或“慢”),旋涡内部气体压强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把地面上的水“吸”向空中。

34、甲、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与乙之比为35,乙的体积与甲之比为910,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将透镜对着对面的房屋,移动光屏至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_cm。

(2)接下来,小明应该_________(“点燃”或者“不点燃”)蜡烛,然后调整烛焰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至凸透镜的_________上。

(3)小明将器材调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实验过程中,若固定蜡烛和光屏,只移动凸透镜,则当凸透镜移动到图中标尺上 ________cm处时,光屏上能再次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_________

(5)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 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6)实验中,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7)实验中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小明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___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8)小明将遮光板紧贴着凸透镜自上而下插入透镜前,直至挡住其上半部分,在该过程中光屏上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是像的亮度________(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像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再将遮光板从图示位置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左平移到烛焰旁,像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_________

A、像位置改变,像完整                         B、像位置不变,像不完整

C、像位置不变,像完整但变小               D、像位置不变,像完整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物体A. 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用力F多大?

37、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30cm 时,物块 A有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 1×103kg/m3)。求∶

(1)物块A的密度;

(2)物体A 受到的浮力;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3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100m.求:

(1)该汽车在前5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多少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40、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面上的物块,拉力大小和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请在图丁中画出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注:P=Fv

4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如图(a)所示,空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b)中画出缆车的轿厢(以方框表示)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图中,用手指将铅笔按压静止在桌面上,请分别画出手指和桌面受到的压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