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A.m
B.s
C.A
D.kg
2、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手机声音传感器软件探究音叉和笛子声音的波形,得到如下波形(振幅-时间关系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振幅,每格单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3、正在考试的你请先放松心情,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以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深呼吸一次的时间是1min
B.你所处环境的温度为40℃
C.你答题所用铅笔的质量约80g
D.你所在教室的高度大约为3m
4、在室温下,小明利用一个质量为100 g的玻璃瓶,设计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600 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350 g.由上述实验步骤,可推算某液体的密度为
A.1.5g/cm3
B.2.0g/cm3
C.2.5g/cm3
D.3.0g/cm3
5、下列对一些有关物态变化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B.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出现是凝固现象
C.白炽灯灯丝变细是因为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灯丝熔化了
D.北方冬季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华放热的道理
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C.改进方法,用精密测量仪器,可减小误差
D.测量时的错误会造成误差太大
8、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日期间,小明到五洲湖公园游玩。风平浪静时,水面映出拱桥的“倒影”,清澈见底的水里出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起风后,水面上波光粼粼。对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波光粼粼”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9、张飞是广大读者熟悉喜爱的三国人物之一,有诗赞其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从物理学角度讲“一声好似轰雷震”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速度快
10、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机送餐成为时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人机能够自主避障利用了超声波,和蝙蝠飞行原理相同
B.无人机的摄像机镜头上落了一只小虫子,感光晶片(相当于光屏)上所成的像会不完整
C.无人机在靠近人耳时,声音的响度可以逐渐增大至80dB,说明声音的强弱和距离有关
D.无人机送餐用时短是因为速度不变时,空中可以直线飞行最短距离
11、学校秋季运动会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利用“冰墩墩”做太空抛物实验的情景。若冰墩墩在地球表面的质量是200g,则它在太空中的质量是( )
A.大于200g
B.小于200g
C.等于200g
D.等于0g
13、“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吹埙,可提高音调
B.埙声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振动产生
C.改变按住的小孔目的是改变音色
D.区别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调
14、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15、以下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16、下列关于声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弹奏二胡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鸣声和鸟叫声
C.只要有震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7、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8、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19、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B.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是1.8m
C.按照交通部门相关规定,忠县高速路口至银山路段双向四车道的最高限速为70km/h
D.重庆观音桥夏天白天的室外温度大概为18℃
20、夏天空调房的玻璃上常伴有一层水雾,关于这层水雾产生的位置及原因( )
A.玻璃内侧,液化
B.玻璃内侧,熔化
C.玻璃外侧,液化
D.玻璃外侧,熔化
21、如图为某物质的凝固与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EF段表示熔化过程
B.该固体为晶体,熔点为55℃
C.该固体在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
D.该固态物质完全熔化过程共经历5min
22、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 30 | 50 | 70 |
液体的体积V/cm3 | 10 | 30 | 50 |
A.3.0×103kg/m3;10g
B.1.7×103kg/m3;10g
C.1.4×103kg/m3;20g
D.1.0×103kg/m3;20g
23、不久前,南京迎来大雪,如图为玄武湖的雪景,下列选项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24、如图所示,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乙和丙
25、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________ ,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
26、楼道里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同学们讲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我们耳朵的;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
27、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28、图钉的钉做得很尖,这是用______的方法来达到______的目的。
29、在物理课上,老师用黑板擦擦掉黑板上的板书,此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属于_____摩擦力;轻轻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_____的方法来增大黑板擦与字之间的摩擦力。
30、晶体的温度等于熔点时,物质可能全是_____态,可能全是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态。
3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在太阳光的可见光谱以外,我们的电视遥控器可以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光来遥控电视,这种不可见光叫做___________。
32、如图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_____°;在漫反射现象中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3、如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 _____cm。
34、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是利用了__________。
35、复习时,小明同学重新复习了做过的几个实验:
(1)在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时,小明选择了固态的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将温度计正确插人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②如图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_____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AB”、“BC”或者“CD”),此过程中海波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如图丙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小明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部分组成。
①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反射;
②小明让一東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与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70° |
2 | 30° | 60° |
3 | 40° | 50° |
③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到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不合理的理由:小明没有将纸板F_____,再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3)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小明同学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①选择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另一只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6、小霜想测家里汽车的速度表是否准确。她让爸爸驾车保持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通过长度为0.72km的大桥,所用时间用电子秒表测得如图乙所示(计算时时间精确到秒,最后两位数字忽略不计)。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汽车速度表是否准确,如不准确,所示速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37、目前已经开通了自吉林长春经过林东至新疆乌鲁木齐的火车,下表是长春去乌鲁木齐列车的部分时刻表,里程指的是车站距离长春站的铁路线长度。请计算
(1)火车自铁岭至林东的运行路程s、时间t;
(2)火车自铁岭到林东的平均速度ν(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站序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出发时间 | 里程 |
05 | 铁岭 | 12:58 | 13:00 | 233km |
…… | ||||
09 | 通辽 | 18:06 | 18:29 | 607km |
…… | ||||
12 | 林东 | 22:00 | 22:03 | 873km |
38、某生产厂家要用铸铁浇制一批零件,己知铸铁的密度是7.0×103 kg/m3 。一件与零件形状相同的蜡制模型质量是6.3kg,蜡的密度是0.9×103 kg/m3。求:
(1)零件的体积是多少cm3?
(2)要浇制一件零件,需要熔化多少kg铸铁?
39、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40、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41、某一天的气温为22℃,请在图中标出液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