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测量一正方体石块的体积,同学们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石块的边长l,代入公式V=l3计算。
方案二:用量筒和水来测量,先读出量筒内的水的体积V1,再设法将正方体石块浸没在量筒内读出水面刻度V2,用公式V=V2-V1计算。
通过你的学习或推理,你认为上述方案正确的是( )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一和方案二
D.两种方案都不行
2、如图所示,下面四个实验中用到了转换法的是( )
甲: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乙: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丙: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丁: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3、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吃冰棒的时候,常常看到在冰棒的周围有“白气”冒出,关于这个冰棒冒出的“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冰棒上的冰熔化的结果,“白气”应该上升
B.“白气”是冰棒上的冰熔化的结果,“白气”应该下降
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白气”应该上升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白气”应该下降
4、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0℃的严冬,与美军在冰天雪地里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以下现象中和其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树上的雾凇
C.大雾弥漫
D.湖水结冰
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C.萤火虫
D.电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回声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而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
7、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8、如图所示,小刚在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拨动粗细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C.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小孔成像、放大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C.雨后夜晚,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陆地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10、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教室的门的高度约200 m
B.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
C.中学生正常心跳一次大约为 1min
D.足球的直径约40dm
11、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A.2:25
B.2:35
C.9:25
D.9:35
12、为矫正近视眼,佩戴的眼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1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月亮和渔火都是光源
B.诗人是根据音调分辨出钟声和乌啼
C.月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钟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钟声主要是通过水传播到客船
14、如图所示是石蜡和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石蜡的熔化曲线,其熔点为48℃
B.甲图段海波的状态是液态:
C.乙图表示非晶体的熔化曲线,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甲图是海波熔化曲线,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吸热
15、用图像能直观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过程,下列表示晶体的熔化图像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木块长度
B.测木块质量
C.测液体温度
D.测液体体积
17、2023年3月22日第三十一个“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所描述的有关水的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雾绕险峰
C.雨润绿叶
D.严寒苦霜
1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50℃
B.教室黑板高度约为200dm
C.在体育长跑测试中,你的速度为4m/s
D.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
19、渠县某小区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不同颜色的传音筒,现在有三种声音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如图2中的甲、乙、丙是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声音的响度低
D.甲声音比乙声音的音调要高
20、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25cm
C.17cm
D.13cm
21、如图所示,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
B.
C.
D.
22、如图所示,是中国第五代隐形歼击机—歼20。歼20空重17t,机⻓20.3m,航程4500km,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声速的2.2倍,最大飞行⾼度为20000m。下列与歼20有关的估测中,合理的是( )
A.飞机质量大约为1700kg
B.飞机⻓度大约为2km
C.飞机飞行速度可达103m/s
D.飞机飞行⾼度可达18.5km
2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24、下列四个选项是物体运动的和
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
A.
B.
C.
D.
25、如图甲所示,用毛巾摩擦气球后,气球可以牵引着空易拉罐前进,这是因为“摩擦带电”物体能够_______;如图乙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_______带来的燃烧爆炸的危险。
26、(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所测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cm;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如图乙所示的时间为______s;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原理制成的,图丙中体温计示数是______℃。体温计之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主要是因为其结构上比一般温度计多了一个______。
27、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__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慢的物体是________ (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
28、噪音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危害很大的,在高速路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减弱噪声,这是在____减弱噪声;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____(选填 “能量”或“信息”)。
2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30、重庆市潼南巴川中学校物理社团的小张同学发现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液体的密度,他将一个带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的液体为水,左边液柱高度差为12cm,右边液柱高度差为15cm,则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必须”、“不必”)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测量出来的右侧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31、小明利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瓶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大小合适的带孔瓶塞制作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为了使玻璃管内液面高于瓶内液面,瓶内的气压应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种气压计在使用时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应该选择在受力时______形变的瓶子(选填“容易”或“不容易”)。
32、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红说:“快来看,小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她看到的“鸟”和“鱼”分别是光的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的______像。小红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选填“浅”或“深”)
33、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OP为法线,AO为入射光线。已知∠MOA=60°,∠POB=∠BOC=30°。则入射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它经过平面镜MN反射后将沿_______方向射出。
3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甲的运动速度为 ___________m/s,10s后乙、丙两车相距___________m。
35、小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比棉布粗糙、棉布比木板粗糙),让小车自同一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1)为什么要让小车在斜面同一高度滑下?______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小明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阻力,它将永远做______;
(4)小明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明同学)
36、厦门地铁1号线(即: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是厦门的第一条地铁,也是厦门轨道交通线路网中一条 南北向线路,全长30.3千米。起点从镇海路站到终点岩内站单程运行时间约为1h(以1小时计算),最高时速为80km/h。求
(1)地铁1号线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2)在某次检修时,一号线以最高时速从起点至终点所用的时间(中途无停靠站)。
37、有一种粗测油分子直径的方法,叫“单分子油膜法”。现将一滴体积约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让其均匀散开,其扩散面积可达3m2,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大?(提示:由于油酸分子的化学性质,使得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
38、下图为小明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9、根据图中镜面和入射光线,画出反射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40、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41、如图所示,某旅客正拖着行李箱前,请在图中画出拖力F的力臂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