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南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空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慢慢地趣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则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2~6s内,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m/s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A.m

B.s

C.A

D.kg

5、学了物理,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很关注,并进行了估测:①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5cm;②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km/h;③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约为36.5℃;④人的脉搏跳动一次大约1min。以上估测中合理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6、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信号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该导盲手杖需要碰触到物体才能发现障碍物

D.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7、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8、小孩发烧时,常用凉湿毛巾敷在额头上来降温,这种方法叫物理降温,这是利用了(  )

A.蒸发吸热

B.沸腾放热

C.升华吸热

D.熔化放热

9、下列数值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足(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8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C.小明心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0.8s

D.老师上课讲课的声音强度约为150dB

10、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

B.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

C.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D.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11、说书是陕北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如图所示,观看演出时,人们能分辨出二胡、笛子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2、生活中有很多常识的数据,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

B.的短跑成绩约为

C.步行的速度约为

D.脉搏正常跳动次所用时间约为

1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14、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铅笔的弯折

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

D.手影游戏

15、下列估测的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云篆山冬天最低气温可达左右

B.一桶装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C.小华的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D.滑雪运动员比赛的速度约为

16、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潜望镜

17、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C.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18、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并排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人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这两辆车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B.甲车可能向南运动,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向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不可能静止

19、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

C.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D.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保持不变

2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1、以下选项是小明对声知识的应用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次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B.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科学家可以用超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

D.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22、青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下列光现象中与青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水中绿竹   错位变粗

B.临水起舞   倒影相伴

C.管中窥豹   所见一斑

D.冬奥猎豹   高清摄影

23、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当镜面绕入射点转动一个小角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A.60°

B.30°

C.

D.2

24、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人们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干冰(  )

A.熔化吸热

B.液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凝华吸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妈妈从超市买回了一桶食用油,瓶上标注5L字样,小明查询得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0×103kg/m3,则这一桶食用油的质量为 ________kg,若一周后油用去了一部分,则油的质量 _______,密度 _______。(后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__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__

 

27、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熟知.一个容积为3×10-4m3瓶内装有0.1kg的水,聪明的乌鸦将一块质量为0.02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0块相同的石块时,水面升到了瓶口,则瓶内石块的总体积是______m3,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

28、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8℃正确的读法是_____

29、小强同学身高1.7m,站在1.5m高的平面镜前3m处,像高是______m;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由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两个球的体积都是90cm3,质量都是90g,通过计算说明,______物质制成的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cm3

31、小明的奶奶是老花眼,看书时应佩戴_____透镜。书应放在透镜的_____。要想看到的字大一些,应把镜子离书本_____(填“远”或“近”)一些。

32、马航MH370失联后,美国的拖曳声波定位仪金枪鱼自动水下航行器,到搜索海域全力搜索黑匣子.如果定位仪接收到了黑盒子的信息,将根据信号的具体位置会出动金枪鱼水下航行器.金枪鱼上装有主动声呐,用于海底扫描,找到黑盒子的具体位置然后拍摄水下画面.此实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  .

3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34、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5°,那么入射角是_________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度。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是小红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玻璃板应______放置;

(2) 如图甲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像和物的______,多次改变蜡烛A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另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后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乙所示,用笔将对应点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

(3) 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_____

(4) 当把蜡烛放在B点时,在B'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若在B'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2019 12 26 日上午 11 时,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正式合龙,全桥长 6400 米,上层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 100 千米每小时,下层是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 250 千米每小时.

1)现有一辆试验小轿车匀速通过该大桥,用时 320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2)若有一列长为 400m 的火车,以 180 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秒?

3)若火车以题(2)中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 150 米处有障碍物,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后又滑行了 120m,正好停在障碍物前,求司机的反应时间.

 

37、用超声侧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有多深?(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38、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N,把它全部浸没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4N。(g10N/kg)。求:

(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该金属块的密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40、如图所示,在桌面端点A处,用最小作用力F将桌腿B缓慢抬离地面,桌腿C始终没有移动,请在A点画出该力F的示意图及对应的力臂l

41、如图所示,AB、CD是同一光源S发出的经过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找出S点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