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一运动物体在前内的平均速度为,后内的平均速度为,该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2、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5~10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2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3、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4、港珠澳大桥施工时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减少施工噪声,最终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下列相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噪声是由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

B.噪声在海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噪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优化施工工艺一定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km/h

C.人洗澡舒适的水温约为

D.初中女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

7、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cm

B.3.30cm

C.3.3cm

D.3.5cm

8、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4日,今年第二次日环食现身天宇。下列选项中,与此天文现象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笔在水中“折断”

B.海市蜃楼

C.夜间路上清晰的路牌

D.墙上的手影

9、锯琴,也称为“乐锯”,即用锯子演奏音乐,其结构如图甲所示。演奏时,触动锯身宽度越宽,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如图乙,与触动B点相比,触动 A点时(  )

   

A.发声时每秒振动的次数多

B.发声时动幅度小

C.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10、陈刚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刘强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陈刚听到两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管发出两次声音

B.刘强的错觉

C.铁管先传来声音,空气又传来声音

D.空气先传来声音,铁管又传来声音

11、生活中我们常用“估测”这种方法,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2mm

B.一枚鸡蛋质量大约500g

C.夏季,为了节能和身体健康的需要,空调最适宜的温度为28℃

D.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12、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B.水中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13、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考体育实心球的质量为2kg

B.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50N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教室里凳子的高度约为80dm

14、考古学家观察出土文物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通过一个光学元件来观察文物,这个光学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玻璃板

1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运动慢

B.0~4s甲比乙运动快

C.第2s末甲、乙速度相同

D.第4s末甲、乙速度相同

16、下列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100m短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8s

B.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为5mm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的总质量为520g

D.现在考场的温度为37℃

17、如图所示,天气较冷时,戴近视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当他进入温暖的房间后,镜片又变清晰,下列与“变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气”

B.衣柜樟脑丸“变小”

C.西岭雪山树枝上的“雾凇”

D.教室里的积水“消失”

18、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厘米

B.3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19、如图所示,下列对基本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物体,且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B.图乙,测量铅笔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误差

C.图丙,读数视线错误,按此方法读数所测液体的体积偏大

D.图丁,测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不影响测量结果

20、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2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

B.物体长9.6cm,分度值为1mm

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

D.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

2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4s末甲、乙速度相同

B.10s末甲在乙前方3m

C.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23、下列关于测量工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B.实验室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待测液体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D.测量物体质量时,右盘下沉,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4、如图所示,小张站在平面镜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B.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远离平面镜

D.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用到微小压强计,它是由一个U型管和探头组成,某同学发现每次使用前需要拔掉U型管一端的橡胶管,才能使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于是他想到在橡胶管上增加一个三通管的方法来改进实验,当三通管的一端和空气连同时,此时U型管就是一个______,U型管两端液面______(填“相平”或“不相平”),再夹上夹子,微小压强计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26、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重力为8N时,物体乙恰好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若甲乙之间的绳子断了,物体乙由于_____会向右继续运动,此时物体乙受地面的摩擦力比断绳之前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读出图所示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是___________℃,乙示数是___________℃,-8℃正确的读法是___________

2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9、检测视力的时候,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由于房间长度不够,现把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为满足检测要求,被测测者应距离平面镜________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________ 0.8m(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0、《唐宫夜宴》的演奏中,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产生的,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依据______,编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主要是______不同。

31、如图所示,是人们利用 ______________ 来测量海洋的深度。

32、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质量之比为______;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体积之比为______;如果铜块和铁块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那么______块一定是空心的。(

33、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吹口琴时,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起,改变了声音的   ,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口琴、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他们的   不同.

 

34、有下列事例:游泳; 飞机在空中加油; 宇宙飞船在空中对接; 走路; 划船; 发射火箭。其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____________,应用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有________(填序号)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和小红用图甲所示的杠杆一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不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______(选填“左”“右”)移动;

(2)如乙图位置处挂了3个钩码(每个重),用弹簧测力计从M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示数应是______N,用弹簧测力计从M位置移到N位置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______,这是因为______

(3)小明用调节好的杠杆进行了一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于是他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右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贺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1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1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为多少?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贺州需要多长时间?

37、小刚一家外出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从此地到达北京市区,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38、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2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8s 刚好行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1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提示: 该车的宽度约1.8m)

(3)为了使此行人能够安全勾速通过马路,行人的速度应在什么范围?

(4)请你为驾驶人员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_____

40、足球运动员把质量为430g的足球踢向空中,如下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足球在空中的受力示意图(用小圆圈表示足球)。

   

41、如图甲是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