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交通事故再发生,武汉市从去年10月1日起开始对电动自行车实行规范管理。
B.我们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都希望每个学生能成才。
C.在语文老师的精心讲解和耐心帮助下,使我们很快掌握了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D.有无恰当有效的管理,是能否缓解交通拥堵现象的关键。
2、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但不能引起共鸣。
B.“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一句中的“田地”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是“地步,境地”。
C.“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一句中的“我”是名词,“清凉”“放”“流”都是动词,“一只”“一股”都是数词。
D.“时代”和“时期”是一对同义词,二者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大公无私”和“损人利己”是一对反义词,前者属于贬义词,后者属于褒义词。
3、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殷红(yān ) 迭起(dié) 闭塞(sāi) 戛然而止(jiá)
B. 辐射 (fú) 惬意(qiè) 粲然(càn) 叱咤风云(chà)
C. 嗔视(chēn) 凛冽(lǐn) 羸弱(léi) 仰之弥高(mí)
D. 乙醚(mǐ) 虫豸(zhì) 峰巅(diān) 锲而不舍(qì)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②他为核物理研究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62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③有一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 ③⑤①②④ B. ④②①③⑤ C. ②④③⑤① D. ③⑤②①④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琢磨(zhuó) 譬如(pì) 憔悴(jiāo) 绽开(zhàn)
B.狭隘(ài) 徘徊(huí) 参差不齐(cī) 花团锦簇(cù)
C.热忱(chén) 浸满(qìn) 气喘吁吁(xū) 霎时(shà)
D.硬朗(yìng) 抚弄(fǔ) 拈轻怕重(niān ) 刚直不阿(ē)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基(diàn) 愧怍(zuò) 宰割(zǎi) 气冲斗牛(dòu)
B.涉猎(shè) 惦记(diàn) 取缔(tì) 兀兀穷年(wù)
C.歼灭(jiān) 书斋(zhāi) 酣然(hān) 鞠躬尽瘁(zuì)
D.憎恶(zēng) 诘问(jié) 震悚(sǒng) 妇孺皆知(rú)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是否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B.电视剧《在人间》虽然处处透着“老”,却“圈”住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心。
C.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约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
D.济南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策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
(3)不逾矩 ______________
(4)人不堪其忧 _________
(5)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
【2】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中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不习乎”的内容,在今天有意义吗?谈谈你的感想。
9、按要求填空
①《咏雪》中描写雪的两个比喻句是“撒盐空中差可拟”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敌》)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
⑦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⑧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奶奶的星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一一,噢一一”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③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⑦“老了,还不死?”
⑧“死了就怎么了?”
⑨“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⑩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
⑪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地,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⑫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⑬“怎么呢?”
⑭“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⑮“干嘛变成星星呀?”
⑯“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⑰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⑱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⑲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
【1】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琐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联系文章语境,谈谈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
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3】联系上下文,从比喻的角度,简要分析下列句子表达上的妙处。
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4】请说说第①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题目能否改为“奶奶”?请说说你的理由。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登“天眼”的老人
马步升
①一路有雨,雨不大,一路有风,风亦不大。这是春雨春风,正好不热不冷。从贵阳出发,颠簸几个小时后,到达中国天眼广场。先是参观南仁东纪念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身影,穿行在风雨中,跋涉在崇山峻岭中,震荡在人们心目中。
②要去观摩中国天眼了,公告牌介绍得很清楚,从这里到达中国天眼的位置,共需攀登668级台阶。抬望眼,一道木质台阶如天梯,一阶阶盘旋而上,直达云雾深处。平地观山,视角所限,阶梯如一块块木板,搭在陡坡上,看不出阶梯之间的层次。依旧是风,依旧是雨,在春雨春风中,在绿树掩映中,映山红围绕阶梯,挂满山坡。
③前天,我的腿部肌肉严重拉伤,平地行走已是勉力而行,这么高,这么陡,还有这湿滑的阶梯,能够攀登上去吗?我心里不仅嘀咕起来。
④吵吵嚷嚷中,一个旅行团出现了,全由老年人组成,有男有女。看样子,年纪最轻的也是古稀之年了。他们在阶梯前集合完毕后,女领队介绍了阶梯的情况,无非是有多高,有多陡,有多湿滑。她建议大家自由选择,量力而行。画外音很明白,“在下面看看,不要上去了”。有几个老人不假思索大声说:“上!这么远的路,专门为看中国天眼而来,干嘛不上?”一些老人互相商量一会儿,表示也要上去。还剩几个老人,抬头望几眼阶梯,低头思量一会儿,畏葸再三,摇摇头,摆摆手,显然是放弃了。
⑤这时,率先表示要登山的一位老人往前几步,站在这几位老人面前,伸出一根手指,点着他们说:“你,今年才76!你,今年刚满80!你,在我面前,还是个小毛头,才71,我都86了!千里迢迢来是为什么?这个团队我年龄最大,我落下过一场活动吗?”
⑥所有的老人几乎同时愣了一下,然后互相看看,好似集体犯了错误。 一位老人举起一只拳头,喊了一声:“上,都上,不到天眼非好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回头嗔道:“什么时候都改不了你那‘大男子主义’。别忘了,不管出门还是在家,都是我在照顾你!”刚才说话的老人马上改口高喊:“不到天眼非好女!”这对老夫老妻的幽默引来大家一片笑声。说话间,老人们开始登山了,那个自称年纪最大的老人,健步走在最前面。
⑦我想看看老人们到底能否爬上山头。俗话说,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八十黄忠不服老,让无数垂暮之人心生豪情。但不服老,只是态度,身体情况还是得实事求是,爬高争胜,毕竟是一桩体力活儿。起初,我跟在老人后面,上到大约200个台阶的平台时,大多数老人开始休息。刚才他们在决定上山与否时,我也在场,一路上,他们不时瞥我一眼。我估计他们要到此为止了,怕他们难堪,便甩开他们先往上走。
⑧台阶确实陡峻而湿滑,一脚踩上去,必须踏稳了再举步。爬到后来,每上一阶,都要举全身之力。漫山的青松翠柏环绕,细雨打在树梢,如旷野遥远的软侬私语;轻的风,细的雨,呵护着野花野草;最是那映山红,花枝轻柔,花朵潮红,似乎懂得自己正是人们心仪的美丽。被夹持在树木花草间的木质台阶,好似恢复了生命,风雨中,在脚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而传来人语,在风雨草木的过滤下,续续断断。到了500级平台,前后望去,此时此地唯我一人。切莫急,趁着这个空当,缓一缓,恢复体力,看天看地看花草,俯仰之间,体味一番天高地阔,清洗一下心中尘埃。
⑨不一会儿,脚下人声渐近,低头看,几位老人已到眼前,而走在最前面的依旧是那位自称最年长者。他气喘吁吁,边走边回头招呼同伴,而脚下看起来却相当轻捷。他朝我微微一笑,我也回以微笑。我知道他们要在此处休息,便离座而去。
⑩终于爬上了制高点。天上云雾缭绕,有篮球场那么大的一块蓝天刚从云雾中露出来,又迅速隐入云雾中。低头,一只巨大的“锅”镶嵌在更大的山坳中——这就是中国天眼啊,中国科学家的惊世杰作!所有的人都在低头观摩,举着各式照相机、手机,所有的人都在想办法使自己能与中国天眼同框。我一边欣赏着这科学家的杰作,一边想,那些老人能否到达制高点?究竟有几个人能够到达目的地? 几乎是前后脚,一些老人已经上来了,率先到达的竟然又是那位自称年纪最长者!
⑪说实话,我心下有些愧怍,凭什么怀疑那些老人的体力?人老了,体力固然是要下降的,但除了体力,驱动人的内核却是热情和毅力,也从来都是热情和毅力。今天游人众多,许多年轻人止步山下,或半途而返,最终爬上山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那些老者看起来精力更旺盛,比他们年轻一些的人,爬上来了,看一看天眼,心事已了,便要返回了。也许,因为年事已高,出来一趟不容易,老人们兴致便格外高。他们在中国天眼前欢呼雀跃,转着圈儿从不同角度观摩,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他们观看着,游玩着,也不忘盛赞这盛世辉煌。他们都是经历过无数世事风云的人,他们有着漫长的纵向比较经验,他们更能体察到中国天眼后面所蕴藏的微言大义。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1.09,有删改)
【1】文章以“登天眼”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有几个老人不假思索大声说:“上!这么远的路,专门为看中国天眼而来,干嘛不上?”(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漫山的青松翠柏环绕,细雨打在树梢,如旷野遥远的软侬私语。(从修辞手法角度)
【3】结合语境,请说说你对文中第⑪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第⑪段中写道“说实话,我心下有些愧怍”,此时作者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试着以他的口吻写出来。
12、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提示:
1.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烦恼,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很喜欢跳舞,家人却不支持;唱歌总是跑调,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想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3.作文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大家的烦恼是什么,并相开导、帮助,争取消除这些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