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宇今年体检发现自己又长高了,如图所示,这一年,他长高了( )
A.
B.
C.
D.
2、某小组学习完长度测量,讨论交流列出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量程越大越好
B.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
C.认真操作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要测量雪的密度,如图所示,某同学找来一个容积为的立方体容器,先装满蓬松的雪,然后将雪平整地压紧为3cm厚的冰,冰完全熔化成水的深度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
B.容器中蓬松的雪的密度为
C.冰的密度为
D.
4、贵阳地铁3号线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开通,图是贵阳地铁3号线运行到某个站台的情景,当地铁离站时,以什么为参照物,车厢内坐着的乘客是运动的( )
A.该趟地铁的司机
B.站台上的广告牌
C.乘客所在的车厢
D.乘客在车窗玻璃中的像
5、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25cm
C.17cm
D.13cm
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7、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红油锅先沸腾, 是因为油比水的沸点低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 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上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由图可知( )
A.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B.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9、如图所示,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B.
C.
D.
10、声在下面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煤油
D.钢铁
1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升华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2、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1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B.道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
C.人们利用超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4、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宋家辉在男子400米栏预赛中跑出50秒45小组第一的成绩。如图所示,这是他在比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家辉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猎豹奔跑速度可达,比宋家辉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
C.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D.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1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能承接到像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17、关于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下列实验中,所用实验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
B.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撒上碎泡沫屑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固定在敲响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曲线
18、如图,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9、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20、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21、9月28日晚,2023秦岭熊猫音乐节暨汉中烧鱼节在滨江新区天汉大剧院的西侧草坪启动。如图所示,我们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2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2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
B.“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白日不到处”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远树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的
D.“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24、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25、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B,在大小为F=3N的恒力作用下均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甲图中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_____N,在乙图中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分别在不同轨道上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
(1)由图甲情境可以得出,该球做 _____直线运动;
(2)球乙做变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_____。
27、小红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当她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钢琴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我们依据________的不同可以分辨她在在弹钢琴还在拉小提琴.有一次她用收音机听钢琴曲时,索性拆开了收音机做实验.她发现在放钢琴曲时收音机扬声器纸盆上的小纸团“翩翩起舞”,这说明________,如果把收音机拿到月球上,在月球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钢琴声,说明________.
28、如图甲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_不能传声;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这样的标志,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29、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米,当他向镜面前进2米,则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米。此过程镜中像的大小将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凸透镜,当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凸透镜位于光具座______cm位置处。
32、小明的质量为60kg,当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一起加速上升,体重秤的示数______60kg,当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一起加速下降,体重秤的示数______60kg。(均选填“>”“<”或“=”)
33、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 小明用乙刻度尺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66cm、2.40cm、2.42cm,这个球的直径是________
34、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神奇滚筒。制作过程如下:他用曲别针将拧上螺母的螺栓挂在两股橡皮筋上、然后将橡皮筋固定在透明塑料筒的顶部和底部,使螺栓平行于塑料桶的轴线,神奇的滚筒就做好了。沿某一方向推动滚筒,吊着的螺栓在滚筒运动过程中会不断扭紧,滚筒滚到一定时刻就会停下来,然后向回运动,滚筒反复滚动过程中是橡皮筋的_________能和滚筒的___________能相互转化。
35、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大”、“小”);
(2)通过______(从下列序号“①、②、③”中选填)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小旭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选填“相平”、“不相平”);
(3)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4)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5)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6)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将______。
36、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底部有一固定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的体积浸在水中,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取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木块A的密度;
(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求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1是多大?
3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V 图象,求:
(1)该液体的密度;
(2)量杯的质量。
38、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 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 s。求:
(1)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3)子弹飞行的时间?
(4)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39、如图所示,重力为4N的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状态,试作出电灯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小蛮用绳子拉木箱,请画出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
41、如图所示,已知光线在水面折射的光线,O为入射点。请大概作出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