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昆明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3题,共 115分)

1、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直线行驶,它们的运动信息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做加速运动,乙匀速直线运动

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

C.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经过4s时,它们相距10m

2、如图所示,小明用照相机拍摄同一朵花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照相机与投影仪利用的成像规律相同

B.小明的照相机镜头与近视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C.照相机焦距一定,拍摄如右图照片时,照相机离花较近

D.在拍摄如右图时,花的像较大,物距肯定小于镜头焦距

3、纳米陶瓷作为高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但它不可用于下列哪项技术中(  )

A.纳米陶瓷刀

B.银行卡芯片

C.“嫦娥二号”外表涂层

D.装浓硫酸的容器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图乙:蝙蝠利用次声波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C.图丙: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5、如图所示,小倪同学在学习使用无人机航拍美景。关于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时风景要位于无人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B.无人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要拍摄地面全景,可以控制无人机上升,所成的像变大

D.要拍某区域近景,可以将镜头焦距调小,此时镜头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7、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路程-时间的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在10s内运动10m

C.乙物体在10s内运动10m

D.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8、如图所示,下面四个实验中用到了转换法的是(       

甲: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乙: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丙: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丁: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9、当你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时,如果说你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从走廊穿过的同学

B.教室里的天花板

C.学校里的教学楼

D.教室里的讲台桌

10、透镜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B.用照相机给人拍照时,要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被拍照者到镜头的距离

C.手机扫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

D.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11、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不相同的是(  )

A.有趣的倒影

B.古代的日晷

C.生动的沙画

D.日食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月亮和渔火都是光源

B.诗人是根据音调分辨出钟声和乌啼

C.月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钟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钟声主要是通过水传播到客船

13、小亮开始实验时水量少了点,于是在沸腾后又往烧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图中能反映小亮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4、关于公式,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种物质,ρV成反比

C.对于同种物质,ρm成正比

D.对于同种物质,mV成正比

15、千百年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民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我们能够通过声音分辨不同的乐器,主要是根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从泛黄的古籍中走出,跨越千年的历史,成为国人心有灵犀的文化记忆符号,构成独树一帜的东方浪漫。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因为花反射了红光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17、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的物质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固

D.升华和凝华

1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D.漂流而下的船,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19、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4.8m/s

C.6.25m/s

D.5m/s

20、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如图甲所示,王亚平在太空舱里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像;随即她调整与水球间的距离,她的缩小的像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成的像不能够用光屏承接

B.像逐渐变大,是因为王亚平和水球间的距离变小

C.在图乙中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小于水球的焦距

D.倒立的像位于王亚平和水球之间

21、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22、期末考试期间,学校考务组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有些工作与声学知识相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广播指挥各项工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调节广播音量,是在改变音调的高低

C.广播播放考试指令时,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D.楼道内禁止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2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物体路程之比为2∶1,运动速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  )

A.3∶1

B.1∶3

C.3∶4

D.4∶3

二、(共1题,共 5分)

24、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温度降低,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宇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到42.0℃,最小刻度为______℃;小然是个近视眼,他眼镜的镜片是______(后两空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小可很“臭美”喜欢拿手机自拍,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

26、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27、某同学测量出一木块长28.57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估计值

 

28、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填合适的单位),已知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则该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______ m3

29、陕西秦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所示是秦腔表演中用到的主要乐器板胡,其声音清澈嘹亮。拉板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演奏者改变拉动弓的力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两空均选填声音的一种特性)。

30、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球质量、摆幅和摆长关系”的实验中,如果要研究摆长对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时,应该保持 __________不变,同时改变 _____。(以上三空均选填“摆球质量”、“摆幅”、“摆长”),在物理中把这种方法称为 _____法。

31、高铁站台离边缘1m处有一条黄色的安全警示线,旅客应站在安全警示线以外候车.其原因是列车急速驶入车站时,列车旁边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________,若旅客距列车太近,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32、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 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她_______(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33、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______Pa,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_____N.g10N/kg

34、重35000N的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_____N,方向为_____

四、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

AON

0

15

30

45

60

75

80

CON

0

15

30

45

60

75

80

BOM

0

11

22

32

40.5

46.5

47.5

(1)在实验中,她用激光笔发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小华归纳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你能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若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束沿CO射向水面,反射光会沿______(选填图中字母)传播;

(3)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本实验中,若让光从水射向空气,当入射角为32°时,则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______°。

五、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是小丽乘车即将到隧道口时所发观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标志牌上两个数字的含义:

(2)在遵中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若匀速通过该隧道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4min,则车的平均速度是km/h

37、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有空中落入水中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6cm,闪光灯每个0.1s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根据此图片分析解答一下问题:

(1)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情况是_____

(2)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

(3)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多少m/s?_____

38、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观察到他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已知每节车厢长15 m。

(1)在行驶途中,他做了简单的测量:在15 s时间内,路边有10根电线杆从他眼前掠过。已知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 m。求在15s时间内,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当火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80 s。则该隧道的长度是多长?

(3)若该火车以72 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0m的大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

六、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图中完成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0、如图所示,甲图是用较小力敲击音叉产生的声波图(两次振动),乙图是用较大力敲击同一音叉产生的声波图(第一次振动),请图乙中画出音叉第二次振动的波形图。

   

4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三棱镜中再射出,请完成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