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无锡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湖水中月亮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在古代,人们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C.雨过天晴出现了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

3、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声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

A.用水波引入声波

B.常用温度计中,通过细管中液柱的变化体现了温度的高低

C.研究钢尺振动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听产生声音音调的高低

D.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4、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凝固成冰,吸收热量

B.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减小

C.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密度变大

D.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水银

酒精

A.水银的质量是

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

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6、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7、某物理学习小组学习完长度测量,讨论交流列出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量程越大越好

B.读数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C.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的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中学生探探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的距离约为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的时间约为10s

C.探探的质量约为50kg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为20dB

9、如图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多地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及空气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除尘。雾炮车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气压将水加压,经过管道输入到高压喷嘴雾化装置形成飘洒在空气中的水雾,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和悬浮微粒,从而实现降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附近的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因为消毒剂升华了

B.雾状的消毒液的形成与晨雾的形成一样,都是熔化现象

C.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吸热而汽化

D.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放热而液化

10、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 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1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地面

D.河岸

12、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55℃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新型水杯对沸水降温时,该材料发生了熔化。

B.该材料是晶体,熔点为55℃

C.15-30min,该材料需要吸热

D.该材料熔化时间为45min

13、张飞是广大读者熟悉喜爱的三国人物之一,有诗赞其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从物理学角度讲“一声好似轰雷震”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速度快

14、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开一个洞,再往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成冰后石头就裂开了,这种方法利用的是(  )

A.水结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水结成冰密度变大,体积变大

C.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体积变大

D.水结成冰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15、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16、在学校附近,常常会有禁止鸣笛标志,如图甲所示,在马路旁也会安装噪声监测仪,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噪声监测仪上显示的是频率

B.禁止鸣笛标志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使用噪声监测仪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禁止鸣笛标志是指在学校附近需减弱噪声的音调

17、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

B.“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白日不到处”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远树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的

D.“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18、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降落于内蒙古,科研人员测出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壤质量为1731g。下列情形中这些月壤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温度升高

B.放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

C.放在不同的位置

D.赠送一部分给其他国家后

19、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是小英同学对人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八年级男生的平均体重约为55kg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正常人脉搏的跳动约为60次/秒

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cm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不透明挡板,从A这一侧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21、下列诗词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起舞弄清影

B.潭清疑水浅

C.彩虹舞山涧

D.池水映明月

2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A.减小20°

B.减小40°

C.增大20°

D.增大40°

23、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平面镜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A的像,是因为A的像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位置不变

C.蜡烛A远离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小

D.若蜡烛以2m/s的速度远离镜面,则像远离蜡烛的速度也是2m/s

24、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分别将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2所示三种声音的波形。根据波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声音只有响度相同

B.三种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三种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三种声音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是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约10.9km,则在此深度处潜水器受到的压强为______Pa(已知ρ海水=ρ);“奋斗者”号在深海下潜的过程中,若不考虑潜水器体积变化,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_____产生的;鼓面的 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27、河岸边人的说话声,能吓跑岸边玩耍的小鱼,说明空气和   均能传声;由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时能激起水波,可以推知,声音是具有  

 

28、小丽同学测量某长方体的长度,如图所示,该长方体的长度为 cm

 

29、某一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7.2N,将其悬吊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此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为_____N,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

30、听到上课铃声我们走进教室,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31、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频率______(高于/等于/低于)20Hz的______(超声波/次声波)。

32、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靠近书本观察文字,发现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文字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物镜的成像特点相当于生活中的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33、(1)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图2中,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______cm。

34、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也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此温度计周围温度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王同学据此性质也制成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当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

(1)已提供的器材是体重秤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下表是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同学

做功时间(秒)

做功(焦)

 

1

30

6000

 

2

60

120007

 

3

30

4000

 

4

50

6000

 

(2)比较实验次数1和3可得到:当______相同时,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3)比较实验次数______可知:当两位同学做功相同时,所用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4)当他们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均不相同时,______,做功越快。因此,为了比较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应该在表格最后一列增加一栏项目,这个项目是______,为此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如图所示描绘了小明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N;按图像中的规律跳绳,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37、阜建高速全长36km,限速120km/h.一辆汽车8:50从阜宁出发,9:05驶过该路段.该车是否超速?依据是什么?

38、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如果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这就是   选填视眼。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选项前的代号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镜面反射中的入射角度数。

40、杂技《激情爬竿》在2008年春晚受到观众的好评。如图所示是杂技演员用双手握住固定在竖直方向的竿匀速向上攀爬时的情景,演员的重心大约在O点位置。请画出演员此时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