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乌兰察布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立方米的水结成冰后(  )

A.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2、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车后面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将汽车的灯光反射回去,让司机能看到

C.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3、如图所示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4、 2023年10月3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以438.20的成绩摘得金牌。关于全红婵跳水的整个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跳台上只受重力

B.全红婵在空中翻腾时受到翻腾力

C.全红婵在最高点时不受力

D.全红婵受到的重力始终竖直向下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荷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鱼缸中的金鱼“变大”

C.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D.   日全食现象

6、为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有效、合理的是(  )

A.在教室周围植树

B.老师讲课声音大一些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7、小明乘坐大巴,他正对车窗固定好照相机,先拍到图甲,再拍到图乙,两张照片均拍到同一路灯和同样两辆小汽车X、Y。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以Y车为参照物,X车向西行驶

B.以X车为参照物,Y车向西行驶

C.以地面为参照物,X、Y两车都向东行驶

D.以地面为参照物,X车的行驶速度比Y车的大

8、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9、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10、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内,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路旁的楼房为参照物

D.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里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11、跳伞运动员背着打开的降落伞从空中竖直跳下,他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下,已知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重为800N,则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  )

A.100N

B.700N

C.800N

D.900N

12、“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这句诗描写的是松花江的“雾凇美景”。如图所示的“雾凇”,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13、关于几位物理学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B.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C.牛顿通过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4、如图,下列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折射产生的是(  )

A.杯弓蛇影

B.海市蜃楼

C.凿壁偷光

D.小孔成像

15、如图是四种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墙上的手影

C.汽车后视镜

D.放大镜

16、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特色的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静止的

B.以小巴内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C.以宽敞干净笔直的马路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D.以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巴内坐着的乘客是静止的

17、A、B两辆货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30s,A、B运动方向相同

B.0~40s,A车先加速直线运动再静止

C.0~40s,A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

D.40s时,两车相距120m

18、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不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不相同

19、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8.89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

A.1mm,38.89cm,0.09cm

B.1cm,38.8cm,0.09cm

C.1cm,38.0cm,0.89cm

D.1mm,38.8cm,0.09cm

20、如图是一张初三毕业创意照片。利用视觉错位技术一次拍摄而成,不需经过后期再处理。在拍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手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学生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学生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1、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小人,用手缓慢拉动小车,车上的小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人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

B.小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小车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D.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于车是运动的

22、下列实验中,运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的是(  )

A.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B.探究发声体音调的高低与其材料、长短、粗细及松紧程度的关系

C.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

D.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23、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最合理的是(  )

A.普通中学生的步长约200c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C.标准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长约为3min

D.单手从米缸中抓起一把米的质量大约为1kg

24、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我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探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实验时,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从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光束,测出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便算出距离;方案二:从地球向月球发射超声波,同样测出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同学们从网上查到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4×105 km,则方案一测出的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约___s。有同学认为方案二不可行,其原因是______。(已知v =3.0×108m/s)

26、有一种家用香薰加湿器,通电后雾化片以24000Hz的频率振动,将植物精油和水珠打散,使加湿器周围的空气湿润且芳香。这种加湿器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液态水被雾化,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7、小明观看南海狮山水舞灯光秀,发现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

(1)喷泉附近会比较凉爽,这是因为喷泉周围大量的小水滴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从空气中______热(选填“吸”或“放”),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2)音乐喷泉是利用播放的音乐来控制水柱,达到与音乐同步的效果。音乐声越洪亮水柱就会越高,控制水柱高度的是声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性),音乐通过______(填介质)传入小明的耳朵;

(3)如图所示,湖面上呈现的倒影是光的______形成的,水柱颜色变换是通过电脑控制红、______、蓝三原色光的亮暗并照射到水柱上实现的。

28、如图所示,一密闭的玻璃管放在平板车上,玻璃管中装有水,管中留有一个小气泡。如图甲所示,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向______运动;如图乙所示,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碰到障碍物时,气泡向______运动。就水和气泡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具有惯性。

2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图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______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______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0、在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的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及所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壳虫背上能有水珠生成,是因为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的气温 ______(选填“高”“相同”或“低”)。

(2)甲壳虫背上水珠的形成过程属于 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3)请举出一个与此现象形成原理相同的生活实例:______

3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看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的.

 

3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3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一秒内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 目中的一个画面∶在塑料桶底钻 一 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时,会发现纸杯纷纷落下, 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在观看节目时“入座即静”,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 cm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小英用轻质无弹性细绳拴住塑料块A,细绳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滑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上拉。当塑料块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塑料块A所受浮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1;当浸没水中的塑料块A在1s内被向下匀速拉动3cm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为5N,已知:塑料块A的体积为1dm3,A的重力为6N。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g取10N/kg。求:

(1)拉力F1(要求:画出塑料块A的受力分析图);

(2)拉力F2的功率P。

37、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重及摩擦不计。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200N,平均每个动滑轮重40N,则货物重G是多少?物体升高1m,绳子自由端拉下多少米?

 

38、一个铅球,它的质量是22.6g,体积是14cm3,这个铅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ρ=11.3g/cm3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画出气球的受力示意图.

( )

40、请在如图中画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画出图中通过凹透镜前的光线。

41、(1)  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