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减小斜面与桌面的夹角,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B.在“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推理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用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D.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可以多次改变∠EON的大小进行实验
2、如图,物质M从甲态先变成乙态,再从乙态变成丙态,两次变化均要放热。甲态名称及M由甲态直接变为丙态的过程为( )
A.液 汽化
B.气 凝华
C.固 升华
D.气 液化
3、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 |
水银 | -39 | 357 |
铅 | 328 | 1740 |
A.-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D.80℃的酒精是液态
4、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距凸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5、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
C.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D.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保持不变
6、一个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比较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小不同
B.方向不同
C.作用点不同
D.三要素都相同
7、人在狭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
C.小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太小
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8、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里优美的钢琴声,它不是噪声
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10、在学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在窗户上安装双层玻璃
B.在学校路段树立禁鸣标志
C.在学校周围种植树
D.在学校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1、为迎接国家级卫生城市验收,交通部门对县城向阳街路面重新铺设了沥青。沥青属于非晶体材料,下列表示沥青熔化图像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液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图是某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13、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14、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米
B.米/秒
C.千米
D.秒
15、翠湖公园聂耳雕像旁有一排材质相同,长短不一的圆管,如图所示。当用相同大小的力依次敲击,圆管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个“不同的声音”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大小
C.响度
D.音色
16、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鲜花怒放
B.骏马奔腾
C.雪花飞舞
D.日出日落
17、如图所示,导航设置中有“我的语音陪伴”选项,用户可从中选择喜欢的公众人物作为导航播报员。这是利用软件模拟了这些人物发声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8、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上紧了发条的机械手表的指针在转动
B.弓将箭射出去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
1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的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20、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战士口中呼出“白气”
C.深秋草叶上形成白霜
D.马路上洒的水变干
21、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彩虹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下光斑
B.屏上的皮影
C.萌娃照镜
D.光的色散
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会产生次声波
23、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水中声速为150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
D.多次敲击声
24、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20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25、如图,一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上空飞过,水中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若湖水深度为8 m,当白鹭距水面12 m时,“倒影”距白鹭_____m,若白鹭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科学工作者研发了双层真空玻璃来减弱噪声,该玻璃是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寒冷的冬天,会在房间玻璃的__________(填“内”或“外”)侧出现美丽的“冰花”,这属于现象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
27、图是某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
。
28、如图甲所示,使用挂钩时应将吸盘内的 挤出,吸盘就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 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 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 (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
29、2022年3月,宇航员王亚平为全国中学生进行了第二次“天宫课堂”直播,如图为她为同学们演示的太空抛物实验,她手里的冰墩墩被抛出后沿直线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冰墩墩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作用,该实验说明力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0、如图,机械秒表的读数为_____s;电子秒表的读数为9min_____s。
31、“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特征来辨别的;向暖水瓶内灌水时,通过水的声音就能知道是否灌满,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大。(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2、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33、收音机音量旋钮开得越大,发现喇叭的纸盆振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_________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跟距声源的_______有关。
34、夏日雨后初晴,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_____现象。雨水冲刷后的树叶绿得发亮,这是因为树叶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平静的湖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美景,这是因为光的_____形成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5、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于是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4)根据以上步骤,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回到家里他想测出盐水的密度,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1)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5)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2)(1)(3)(5)(4) B.(1)(2)(3)(5)(4) C.(2)(3)(5)(1)(4) D.(1)(2)(3)(4)(5)
36、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研究所研制的一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按原设计,使用钢质外壳质量高达158kg,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外壳拟采用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已知: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0.9×103kg/m3),通过计算回答:
(1)换用新材料后,该观光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车身体积不变)
(2)该观光车匀速行驶5min经过的路程是3km,若以这个速度行驶18km,所需时间为多少?
3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24 m,前一半路程需4 s,后一半路程需6 s.那么,
(1)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_________
(2)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______
(3)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___-
38、周末小洁驾驶小汽车经过檀树山隧道时,右前方同一直线上有一辆大巴车,当两者相距0.28km时,小洁按了下喇叭,大巴车司机听到后方的喇叭声继续保持20m/s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小洁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超过了大巴车司机,超车后经过36s,小洁又按了下喇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不计车长,两车均匀速行驶)。
(1)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巴车是向______运动的(选填“前”或“后”);
(2)小汽车从小洁按下喇叭到追上大巴车需要多少s?
(3)当大巴车司机听到前方传来的喇叭声时两车相距多少m?
39、如图,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粗糙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40、如图甲,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加挂钩码,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弹簧伸长量Δx,并求出了弹簧所受的弹力F,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簧所受的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力F/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总长度L/cm | 6 | 7 | 8 | 9 | 10 | 11 |
弹簧伸长量Δx/cm | 0 | 1 | 2 | 3 | 4 | 5 |
41、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蜡烛s点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