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泸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牛顿

B.千克

C.米

D.秒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A.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比乙的大

B.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

D.乙物质的密度为

3、《西游记》是大家都喜爱的国产动画片,不看画面只听声音。就能分辨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在说话,这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4、.物态变化现象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5、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弯折的铅笔

B.镜中的人像

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

D.日食

7、如图,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盐水和煤油,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是水,乙是盐水

B.甲是盐水,乙是煤油

C.乙是盐水,丙是水

D.乙是水,丙是煤油

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书的宽度约18dm

B.冬天洗澡时觉得舒适的温度约23℃

C.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D.初中生步行速度约5m/s

9、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10、匀速直线运动中,从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D.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11、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同种物质的质量m跟它的体积V成正比

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7m/s

D.8m/s

13、小杨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从新楼盘步行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10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6m

B.60m

C.600m

D.6km

14、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A.0℃

B.-10℃

C.-8℃

D.-3℃

15、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变大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6、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17、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约为160mm

B.质量约为50kg

C.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6m/s

D.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10次

18、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就是误差

B.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就可以消除误差

C.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D.测量窗户玻璃的宽度可以选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

20、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他将几个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划线部分描述的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1、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支自制温度计,用相同容积的玻璃泡,内装同一种测温物质。将它们放入同一杯热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利用玻璃泡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B.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液体读数

C.如图乙的自制温度计精确程度比图甲的高

D.两个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升高的长度相同

2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十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5dm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的温度约为4℃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大约是13min

2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质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24、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对镜梳妆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水面波光粼粼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在我国“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的_______好。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的________比石蜡大。

26、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装入水,甲装满,乙未装满,把A、B两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漂浮物体B悬浮,且都溢出了3N的水,此时两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F,则FA_____FBF_____F

   

27、放在箱子里樟脑球时间长了变小是 现象;夏天,教室的地面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因为水 的缘故;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之液化贮存在钢罐里的.

 

2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km=___________m

(2)2min10s=___________s 

(3)2m/s=___________km/h 

(4)25dm=___________mm

(5)75cm=___________μm

29、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30、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当列车在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济南西到南京南、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这三个路段的运动过程中,_____路段平均速度最大。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

济南西

0932

0934

406千米

南京南

1146

1148

1023千米

上海虹桥

1255

终点站

1318千米

 

31、声音是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声音在_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

32、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水蒸发的快慢还与表面积的大小和______有关。

33、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______图响度大,______图音调高;丙、丁是另外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______图是噪声的波形图。

34、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镜,对太阳光有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实验中,小车在_______表面速度减小得最快。由实验现象推理:若静止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状态;

(2)画出小车在棉布表面上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______

(3)若将装置图中的小车倒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做________运动,再在倒放的小车上分别放1个、2个、3个钩码,可探究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压力FN的大小关系,由图象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__比。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的距离?

2)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  

3)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37、图中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全长55km。若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通过港珠澳大桥,需要用多少小时?

38、公路上,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5min追上了它前方2.7km的一辆匀速行驶的自行车,求:

(1)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2)追上自行车后,若汽车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8km到达目的地,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图中物体A正沿粗糙斜面下滑,作出它对斜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40、雨后,小丁同学(图中用AB表示)独自走在平直的街道上,在他前方有一个小水坑,小宁同学在水坑另一边的S点处看到了小丁在水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小丁同学在图中位置时通过水面成的像,并补齐小宁同学看到小丁像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41、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画出橡皮所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