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陵水县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日光灯用久了,灯管变黑

B.烧开水时冒“白气”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给发热病人的额头擦酒精

2、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

①如图甲,音箱小“人”在音乐中翻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如图乙,真空罩中的闹钟在敲击,但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③如图丙,敲击音叉,声音不同,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也不同,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④如图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不同,说明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如图所示为社区接种新冠疫苗的场景。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保存疫苗的冰箱门打开时看到周围有“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B.医护人员所带护目镜的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C.打疫苗擦酒精时,皮肤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D.在核酸采样现场,志愿者放置冰块给医护人员降温利用了冰熔化放热

4、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流水

B.河岸

C.船夫

D.行驶的船

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水结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D.“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

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7、在清扫卫生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要把椅子搬到桌面上,已知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那么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所搬的椅子质量的是(     

A.50g

B.500g

C.5kg

D.50kg

8、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往往蕴含了物理知识。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侧坐莓苔”时,“稚子”相对于正在走来的路人是静止的

B.“草映身”是“路人”眼里发出的射向“稚子”的光被“草”挡住

C.“遥招手”利用了光传递能量

D.“怕得鱼惊”说明水可以传声

9、下列光现象与“坐枯井观天所知甚少”的光学原理相同现象的是(  )

A.有趣的倒影

B.空中的彩虹

C.古代的日晷

D.“弯折”的筷子

10、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5~10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2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11、一束光线射向平静的水面,与水面的夹角为30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  )

A.30°

B.60°

C.70°

D.120°

12、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筝的声音低婉,能发出悦耳的次声波,十分好听

B.调琴时,绷紧琴弦是为了在演奏时增大声音的响度

C.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D.古筝声音温婉柔美,易与其他乐器区分,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3、地球距离月球约,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行走,且每隔5s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某时刻,地面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前方相距32m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s,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距离障碍物22m;再经过5s,控制中心得到探测器上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为避免探测器撞击障碍物,科学家决定对探测器进行人工刹车遥控操作,科学家输入命令需要3s,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则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探测器(       )。

A.已经撞到障碍物

B.距离障碍物2m

C.距离障碍物4m

D.距离障碍物6m

14、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击鼓时,力度不同,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说明响度与频率有关

B.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丙图: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改变钢尺伸出桌边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1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80kg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6s

C.八年级中学生身高约为160cm

D.宣化冬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0℃

17、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火锅中加盐,盐消失是熔化现象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8、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19、小王同学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现在将一副眼镜放到蜡烛和凸透镜中间,像变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后又重新得到清晰的像,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蜡烛的燃烧,可以发现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B.如果将凸透镜遮掉一半,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只剩下一半

C.该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用于近视眼的矫正

D.该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远视眼的矫正

20、小良同学早上走路上学校5min走了0.3km后进商店买东西用了4min,然后继续赶路用11min走了0.9km到学校,小良从出发时到学校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km/h

B.1km/min

C.lkm/s

D.1m/s

2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甲船和乙船的运动状态是(  )

A.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静止

B.甲船一定静止,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23、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A.发出红光

B.发出红外线

C.反射夕阳的红光

D.吸收夕阳的红光

2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50℃

B.教室黑板高度约为200dm

C.在体育长跑测试中,你的速度为4m/s

D.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而制成的.分度值为  

 

 

26、小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她们将17kg物品放在购物车中推行,购物车某段时间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购物车重130N,所受阻力是总重的0.15倍,10~20s内水平推力做了_______J的功;0~10s内阻力的功率_______10~20s内阻力的功率(选填“>”、“<”或“=”)。

27、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360g,长宽高分别为15cm、8cm、4cm的长方体物块,平放在一底面积为200cm2的柱形容器中央,则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Pa;若向容器中注水,当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时,注入水的质量______g;若继续注入等量的水,则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______(增大/不变/减小),水面将再升高______cm。

2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大小为_______N,绳端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

29、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30、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___________有关。

(2)如图乙所示,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到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这个现象说明用力大时声音的响度 ___________,这说明响度跟发声体的 ___________有关。

31、如图所示,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已知。则与入射光线AO对应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___(选填“OB”“OC”或“OD”)方向射出。

3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性质制成的,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为0摄氏度,_________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如图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_摄氏度。

33、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货物提到同一高度,使用________滑轮能够省力,使用_______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34、远视眼看不清________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要通过配戴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实验过程中,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整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调。

(3)为了做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靠近凸透镜2cm,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烛焰像变模糊了,接着将一个远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做适当调整,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再次变清晰,此过程探究的是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远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探测专家用超声波探测沉没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2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大?

37、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2s经过的路程s1

(2)汽车2s经过的路程s2

(3)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至高山的距离s3

38、为了测定一石块的密度,某同学用天平测得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为210g,把小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剩余水、烧杯、石块总质量为240g,求石块的密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物体AB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A′B′,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40、小明同学用一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一个向下拉绳的滑轮组,并用它提升物体,请在图中画出绕绳的方法。

41、如图甲所示,A、B两点在平面镜前,现在要使A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B点,试用作图法求出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

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