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本溪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如图所示,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南北方向水平放置于地面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观察表的影子长短来读出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圭表计时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当表的影子最短时,此时是当地的正午

C.当表的影子逐渐变长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D.当表的影子逐渐变短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2、图所示的是小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教科书上“八”字放大的像,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八”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教科书上的“八”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D.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3、下面有关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隔空吸物”,说明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卵与石斗,麋碎无疑”,说明相碰时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及早撤离危险区域

5、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我国一元硬币直径为2.5mm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D.初中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是20s

6、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中,属于减慢液体蒸发的措施是(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进冰箱储存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0.2dm=20mm=200μm

B.12.6mm=0.126m=1.26cm

C.3.01m=3010mm=301dm

D.30μm=3×10-2mm=3×10-4dm

8、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10、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牙医借助平面看清牙齿的背面

D.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11、图是贵阳的网红打卡点之一花果园“白宫”与它在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的美景。下列光现象与图中的“倒影”成因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雨后彩虹

C.树荫下的光斑

D.皮影戏

12、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应用。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确定目标

B.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13、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是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立春——冰化成的水,这是凝固放热的现象

B.白露——早晨的露珠,这是汽化放热的现象

C.霜降——枝头上的霜,这是液化吸热的现象

D.大雪——亮晶晶的雪,这是凝华放热的现象

14、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15、不久前,南京迎来大雪,如图为玄武湖的雪景,下列选项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16、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美丽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根据图片信息对北京冬奥会火炬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30mm

B.30cm

C.70mm

D.70cm

17、关于质量、体积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雪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19、日常生活中对密度和质量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铁比铝“重”,“重”指的是铁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B.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利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列车车体,因为它的密度大,行驶时列车更稳

20、“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里学生坐的凳子高度约为50mm

B.西安市夏季最高气温约为28℃

C.第19届亚运会田径项目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国选手以38秒29获得冠军,全程平均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投篮时,篮球从篮筐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20s

21、如图所示是用手拉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弹簧对墙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的重力

2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23、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付费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扫码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扫描时应将二维码置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2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D.路程与时间成反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红姑姑家在一家油气厂,不久前去玩时发现了一段长510米的大型铁质空管,感到很好奇。联想到声音的传播知识,于是他和表弟做了一个实验:表弟在管的一端敲打,他在另一端将耳朵贴在管上听并同时计时,结果他先后听到了___________次响声,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若前后听到的时间差为1.4秒,(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多少s___________

(2)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多大___________

26、质量为0.3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   N另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3N的水,该物块在水中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或“悬浮”)。

 

27、一个容积为7.5L的塑料瓶,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植物油时,植物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用此瓶一定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装下同质量的水。

28、如图所示,当用相同的力拨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_____产生的。当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松紧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听到的声音的______不同(填声音特征的名称)

29、一本重为4N的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

30、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从而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如图所示,只有用______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31、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用力分别作用在A、B、C三点,C点时最容易拧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通常情况下,顺时针拧动时拧紧,逆时针拧动时拧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拧紧螺母时,扳手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3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_cm,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

33、估测下列物体的长度

(1)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是___________

(2)一个篮球的直径约是___________

34、草坪式浴室防滑垫的反正面如图所示,其面做成仿草坪式,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反面的许多小吸盘在___________作用下,使垫紧贴地面,从而达到防滑效果。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____(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明一家准备开车去往武汉体育中心观看军运会比赛,汽车导航提供了两套出行方案,如图所示。方案一路程较长,方案二用时较多,其中方案一的路程是40 km。图中的交通指示牌为时速限速牌。求:

1)选用方案一,至少需要花费多少分钟?

2)若用最高速度开车,方案二比方案一多花费5min,则方案二的路程是多少?

37、微信朋友圈里“晒运动”已成为一种新潮流.爱运动的小明从A地出发到B地再原路返回到A地,小明通过计步软件把自己的步行数据和路径晒在朋友圈,如图所示.

(1)按正常人步幅约0.6m计算,小明全程大约走了多少步?

(2)小明步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公里=1km)?

38、如图所示是某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图。浮筒A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盖片B的面积为80cm2(盖片B的质量、厚度不计)。连接A、B的硬杆长为30cm,硬杆的体积和质量都不计。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淹没浮筒A时,盖片B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g取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浮筒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当水刚好淹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向下的压力大小;

(3)浮筒A的质量。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OB是一条平面镜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

40、(1)如图所示,已知光线AO斜射入水中,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反射光线OB 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OC 的大致方向。(________

(2)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光路图(画出进入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 的入射光线。(_________

41、如图所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恰好射向回透镜的焦点F,请画出:

(1)画出其入射光线;

(2)画出其折射光线;

(3)经凹透镜射出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