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玉树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甲、乙分别在平面镜MN的两侧。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进入甲的眼睛。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

A.甲可以直接看到光源S

B.甲可以看到光源S的像

C.乙可以看到光源S的像

D.乙无法看到光源S

2、小明学习光学之后,对光学仪器很感兴趣,下列光学仪器,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山道拐弯处安装凸面镜,主要是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扩大视野

B.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C.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戴凸透镜来矫正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3、小明通过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8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6cm

4、液体温度计的示数变大时,其内部液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5、一只氧气瓶总质量为60kg,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1小时后,氧气瓶的总质量为54kg,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总质量变为45kg。则此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B.

C.

D.

6、图甲、乙、丙、丁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

B.只有乙冲程能向外提供动力,其他冲程都是靠惯性运转的

C.丙冲程中排出的废气不具有任何能量

D.丁冲程的原理与图戊所示演示实验的原理相同

7、如图是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车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s,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丙运动了18s后遇到甲

C.甲乙相遇时,丙通过的路程是120m

D.甲、乙、丙30s内平均速度相等

8、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57cm,则测量结果应该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1cm

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ρ

B.ρρ

C.若V=V,则mm

D.若m=m,则VV

10、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B.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8℃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开始化成水

B.初夏,路上白雾弥漫

C.深秋,地面上“下了一层霜”

D.严冬,水大量结冰

12、如图所示的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隆隆的雷声,在太空中也能听到

B.   装水多的瓶子,被敲击时,发声响度较大

C.   发射火箭时,震耳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13、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14、在如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对着山崖喊话

B.蝙蝠回声定位

C.工人用电钻钻墙

D.路旁安装隔音墙

15、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直径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2 m

B.2.4 m

C.5.3 m

D.6.5 m

16、量筒可以用来测量体积,下面量筒的读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图乙利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图丙在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图丁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音乐芯片的声音由大变小,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18、在潮湿的地方比较容易找到蜗牛,据此小明认为“湿度可能会影响蜗牛的分布”。该步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

D.分析与论证

19、小孩发烧时,常用凉湿毛巾敷在额头上来降温,这种方法叫物理降温,这是利用了(  )

A.蒸发吸热

B.沸腾放热

C.升华吸热

D.熔化放热

20、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21、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西运动

D.前4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

22、现要测量某球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3、下列关于测量工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B.实验室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待测液体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D.测量物体质量时,右盘下沉,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4、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若湖水1h上涨了0.3m,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某同学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同一位置先后拍摄下两张照片(如下图),由此可判断出两车的运动状态:小车_________,大客车__________

27、2021年9月20日,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火箭直冲云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三号是_____的;天舟三号与火箭成功分离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此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三号是______的。

28、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则动车的速度是______km/h;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______小时。

2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30、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并解答:

1)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方向是什么_____________

2)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m

31、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虚线框内应选择_______透镜(凸、凹)。

32、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来判断。“震耳欲聋”表示声音的___大。

33、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比,铅球的质量是5kg,它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___

34、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围棋评论员讲评棋局时,棋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是因为棋子受到与其重力相平衡的______(选填“磁力”“支持力”或“摩擦力”)的作用。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龙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3)如图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次台风发生时,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因为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近似地认为室内的气压是

(1)为什么台风发生时,室外气压急剧下降?

(2)屋内外的大气压强差是多少?

(3)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求屋内外的大气压力差是多少?

37、“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图所示,将木桶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桶的质量为2kg,桶壁上最长的木板内壁高为50cm,最短的板内壁高为18cm,桶内底面积为500cm2,木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cm2,当木桶“装满”水时,盛水量为10kg。求:

(1)木桶的重力;

(2)木桶“装满”水时,木桶对地面的压强;

(3)水对桶底的压力。

38、京沪高铁的建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下表是高铁G8和动车D706运行时间对比情况,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求:

车次

始发站(上海)

终点站(北京南)

G8

0800

1224

D706

2118

0924

(1)G8列车从上海站到北京南站,列车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小时?

(2)G8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0km/h,则上海站到北京南站的全程多少km

(3)D706从上海站到北京南站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图中根据透镜的出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40、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 )

41、完成下列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