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莆田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2

B.4︰3

C.2︰3

D.1︰2

2、上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由图可知(  )

A.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B.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实验的误差

C.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D.用被拉伸了的皮尺去测量长度,测量结果会偏小

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5℃和37.5℃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6.5℃,37.5℃

B.36.5℃,36.9℃

C.36.9℃,37.5℃

D.36.9℃,36.9℃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日环食

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7、射箭运动员使用的弓,其制造材料主要利用的物理属性是(     

A.导电性好

B.弹性好

C.导热性好

D.质量大

8、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       

A.感应式水龙头

B.声光双控路灯

C.电焊用面罩

D.验钞机

9、如图是《淮南万毕术》中曾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情境。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凹透镜

B.“削冰令圆”中的冰块对光有会聚作用

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是指光折射后太阳的影子

D.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冰镜的二倍焦距位置上

10、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11、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

12、午梦千山,日新跨越,势美西湖。如图为漳州西湖公园五孔廊桥景色,它的倒影形成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3、下列关于声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弹奏二胡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鸣声和鸟叫声

C.只要有震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A.

B.

C.

D.

15、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C.熔化

D.液化

16、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图中的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7、下面有关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力的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18、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草上现白霜

B.树叶冒露水

C.冰雕正变小

D.屋顶有冰柱

19、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  )

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0、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认为铅球是铁制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步(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21、关于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B.乙图中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蓝组合而成的发光点

C.丙图是水沸腾实验图像,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

D.丁图中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侧泡沫塑料球都不会被弹起

22、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一种光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光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色光

D.绿色光

2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_____,他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用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26、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7、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1)这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

(2)_______的质量一定比_______的质量大。

28、“广场舞”在各地频频引发“扰民”争议,是由于声音的________很大,针对这种现象,小暖巧妙地将广场并改成“耳机舞”,用无线耳机取代大喇叭,既不耽误锻炼,也除去了“扰民”的烦恼,用无线耳麦取代大喇叭,是从噪声的_________环节进行防治。

29、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桶富虹牌大豆油,瓶上标有“5L”“净含量4.6kg”的字样,则该瓶油的密度为 kg/m3,合 g/cm3,在使用过程中,油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0、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________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3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

(1)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范围为ab,位于光屏 a 点处的色光颜色为______(红/紫)色。

(2)这个实验现象叫做______,最先对该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家是______

(3)若三棱镜摔坏一角后,截面变成______(能/不能)完成以上实验。

3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1)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有消声器,其作用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2)汽车行驶时,车上的乘客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司机看到路旁的标志牌,如图所示,表示此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___________;按照标志牌的规定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至少要行驶___________min。

3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熟了的苹果向地面掉落,这是由于苹果受_____作用的原因,这个力的方向_____,这个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

1)如图,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2)如图,小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

①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透镜,此时像比之前的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小明应该在透镜的_____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___(选填“左”或“右”)侧;

③如果把物距调节到5cm,看到的像比第4次实验_______(选填“大”或“小”)。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个质量为178g的铜球,体积为30cm3,问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多大?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多少?(ρ=2.7×103kg/m3ρ=8.9×103kg/m3

 

37、有一名旅行者进入一个两侧都是峭壁的山谷中,大喊一声后,经过ls听到一側峭壁反射问来的回声,又经过2s后听到另一侧峭坐反射回来的回声,那么两峭壁间的距离是m?(声速是340m/s)

38、在实施城市拆迁工程时,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常采用定向爆破的方式。若某次拆迁一高层建筑时,采用的爆破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人跑步的速度是。若人点燃导火索后需要离爆破点以上才安全,爆破人员选用了长度为的导火索进行定向爆破,该爆破手能否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作图.

(1)作出图1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请画出图2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3)如图3,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折射角γ.

 

40、在图中,根据物体AB与镜中所成的像AB′找出平面镜的位置。

41、如图所示,甲图先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6N,请画出木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