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液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图是某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2、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庆观察到路上的行人嘴里会呼出一团“白气”;到教室后,小庆接了一杯热水,发现杯口也会冒出“白气”。下列关于这两种“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二氧化碳,后者是水蒸气
B.前者是汽化,后者是液化
C.两种“白气”都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剑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270dm/s;跳羚在地面上奔跑时速度为1. 57km/min;蝙蝠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50km/h;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国选手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夺得冠军。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
A.剑鱼
B.跳羚
C.蝙蝠
D.谢震业
4、西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比,力能举鼎,“鼎”的质量大约为,如果在影视剧中重现“霸王举鼎”的情景,如图所示,为了能够让演员很轻松的举起大鼎,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
)( )
A.铜
B.铁
C.石头
D.泡沫塑料
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从泛黄的古籍中走出,跨越千年的历史,成为国人心有灵犀的文化记忆符号,构成独树一帜的东方浪漫。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因为花反射了红光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________的。( )
A.加油机 运动
B.歼击机 静止
C.地面 静止
D.地面 运动
7、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质量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冬天房间开暖气时,热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8、地震时,发生地震的源头“震源”会同时同地发出不同速度的两种波——纵波、横波。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如图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某次地震中,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传递速度小于横波
B.监测站距离震源距离是75km
C.纵波到达监测站用时100s
D.地震发生后25s,纵波最远距离震源75km
9、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该句中“潭影映人”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月食形成
B.雨后彩虹
C.水球成像
D.水中倒影
10、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可由计算,但v与s、t无关
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的大小与s成正比,与t的成反比
11、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质在甲状态时有固定的形状、无固定的体积
B.物质从丙状态转化为甲状态的过程中,一定要先转化为乙状态
C.物质从乙状态转化为丙状态的过程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D.DE段对应的温度一般随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1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顿
C.秒
D.帕斯卡
13、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当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老师的眼睛和眼镜是( )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14、下面是小明学完长度的测量以后总结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对同一个长度,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刻度尺,正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C.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D.对同一个长度,认真测一次就够了,多测量几次无法减小误差
1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16、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小组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显现的光路,是因为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B.图示OB与OA关于法线对称,由此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C.让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不可能沿OA方向射出
D.将光屏左侧向后折叠,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说明此时反射光不存在
17、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安装
B.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块,实验时需观察试管内冰块的状态
C.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断升高
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均加热,水比冰块吸收的热量更多
18、五音埙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如图所示。吹奏时发出宫、商、角、徽、羽五音,五音是指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幅度
C.音色
D.音调
19、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同步卫星在绕地球运转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你追我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过程中,它们是相对运动的;对接完成后,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20、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5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 ,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
B.3∶1
C.3∶4
D.4∶5
21、“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22、如图所示 ,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23、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空气、水、铁管
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
D.铁管、水、空气
24、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时,刻度尺和三角板应如何放置?图中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5、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是_________m3,该泡沫钢的孔隙度是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该选用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___________cm。
27、如图所示,小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g取10N/kg)则推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J,推力做的总功是_____J,推力的功率为_____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_____N。
28、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9、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 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填“加速”、“匀速”或“减 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30、杜甫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能把屋顶茅草卷走,是因为茅屋顶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屋顶上表面受到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塑料吸盘吸在玻璃上是利用了______。三峡水利工程的船闸是利用______原理工作的。
3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秒表读数为______s。
3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__.小强在用温度计 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如图甲中A、B、C、D所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图中所示的是温度计分别测得的物体的温度,那么甲的温度是_______℃,乙的温度是______℃.
33、有一种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这个像被目镜放大后,增大了人观察物体的________,人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34、农业上需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选种,现配制500c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505g,所配制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如果要符合选种所需要求,需向盐水中加盐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已知食盐的密度ρ食盐=2.2×103kg/m3)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华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图甲所示操作,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得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____(填“上”“下”)偏离光屏中心;
(4)如图乙所示,若把蜡烛移到45cm刻度处,能得到________(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的像;
(5)如图乙所示,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6)实验过程中,飞来一只小昆虫落在凸透镜上,光屏上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小昆虫的像。
36、根据“蘑菇头”提供的数据,用两种方法计算说明“金戒指”不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3)
3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4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用时10s,每个滑轮重是2N,绳重、摩擦不计,试求:
(1)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多少?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物体上升的速度?
38、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g取10N/kg)
(1)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强;
(3)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9、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径迹如图甲所示,请利用光学知识在乙图中画出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反射角和折射角的角度。
40、完成光路。
41、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卡的图中完成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