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60s
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2、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光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色散
C.镜面反射
D.漫反射
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4、如图所示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乐器对着话筒都发出C调1(duo)的波形图,比较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特性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如图是小普体检检查视力时的情境,她背对视力表、面朝平面镜而坐.则她到平面镜中“视力表”的距离为( )
A.2.5米
B.5米
C.5.5米
D.6米
6、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的声波,在生产生活中有清洗、探伤、测速等方面的应用。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
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超声波比次声波的频率低
D.超声波传递的过程中不需要介质
7、用同样质量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
A.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比水凉
D.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
8、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了视力。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9、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约为160mm
B.质量约为50kg
C.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6m/s
D.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10次
10、在如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对着山崖喊话
B.蝙蝠回声定位
C.工人用电钻钻墙
D.路旁安装隔音墙
11、在2022央视元宵晚会上,还在执行航天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送上元宵祝福,她还用一把古筝弹奏出悠扬的《茉莉花》,对此,不少网友留言称,“来自宇宙的乐”“此曲只应天上有”,听众能听出音乐用古筝奏出的,是根据声音的哪个要素进行的( )
A.音调
B.音色
C.振幅
D.响度
12、在体育用品商店购买篮球时,总要将篮球在地面上拍几下,观察其反弹高度,选择弹性较好的篮球,这种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合作
13、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0秒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3
B.甲车到达800m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800m所用的时间
C.甲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D.甲车的速度总是大于乙车的速度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6cm时,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D.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15、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分辨的
B.声音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响度和传播速度都越来越小
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
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6、关于“质量和密度知识”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①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②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③密度大小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④由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⑤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
17、甲、乙两地间距120m,某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5m/s,那么该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0.9m/s
B.11m/s
C.12m/s
D.13m/s
18、一个能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食用油<
煤油<
白酒<
水<
盐水)( )
A.白酒
B.食用油
C.盐水
D.煤油
1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A.太阳光:聚到一点
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C.用放大镜看字
D.钢笔“错位”了
20、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源向水池发出一束激光,在水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在光电屏和池底分别留下光斑P和Q,据图分析可知( )
A.反射角为50°
B.反射角为80°
C.若水面上升,光斑P将向右移
D.若水面下降,光斑Q将向右移
21、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对物理量要有正确认识。下列选项中物理量相关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B.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植物油的密度大约是0.9×103g/cm3
2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实验的结果
B.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亚里士多德说法的肯定
C.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论推导的
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的
23、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能显著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量
C.音色
D.音调
24、某商务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2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
A.3.5m/s
B.6m/s
C.7m/s
D.12m/s
25、某同学坐在疾驰的“复兴号”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景物飞速向后移动,是以______(选填“地面”或“列车”)为参照物。若他感觉路边景物在向西运动,则以大地为参照物,列车是向______行驶的。
26、温度是表示物体 _____的物理量;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7、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这是由于光从______斜射入______时发生的折射造成的,看到的是池底的______像。
28、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为350g.那么,此瓶子的容积为_____cm3,此瓶子的质量为_____g(已知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
29、如图在八个瓶中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___,发声体是___________。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___。
30、某班同学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比较规范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______(选填“高”或“低”),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4)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光屏一侧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
(6)若在第(3)题里用黑色颜料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涂黑,此时在光屏上______
A.只看到烛焰上半部分的像B.只看到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C.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亮D.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暗
(7)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
31、如图所示,使电铃发声,用抽气机将一部分空气从玻璃罩内抽出,听到铃声变轻,再多抽掉一些空气,声音比之前更轻了,由此可以推理得到:_________。让空气再进入罩内,铃声又变响,因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32、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色”):物理学上的噪声是指物体做_____(选填“规则”或“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干冰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遇冷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_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人工降雨。(以上各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4、如图所示,这是一名武术爱好者练习扎马步时的情景,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由__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则他拾起一只脚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p(选填“>”“=”“<”)。
35、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有关;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有关;
(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36、去年“十一”黄金周,小娟到外地旅游,买一硬质纪念杯,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杯盖的质量为46.8g,再把杯盖全部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6g。
(1)请你帮小娟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杯的质量为183g,则该纪念杯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37、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出发,目的地为天津,全程约120km,列车全程行驶了30min。请解答下列问题:
C2567时刻表 正晚点 | |||
车站名称 | 到达 | 出发 | 停留 |
北京南 | ﹣﹣﹣﹣﹣﹣ | 09:46 | ﹣﹣﹣﹣﹣﹣ |
天津 | 10:16 | 10:20 | 4分钟 |
塘沽 | 10:37 | 10:39 | 2分钟 |
滨海 | 10:49 | 10:49 | ﹣﹣﹣﹣﹣﹣ |
(1)动车组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是多少?
(2)如图所示是北京到滨海的列车时刻表。动车组列车若以速度v行驶到滨海,求北京到滨海的距离;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200m,若它以速度v完全通过一座长760m的大桥,则需要多长时间?
38、重200N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50N,在5s内前进多少米?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
39、如图所示,一直角玻璃砖顶角为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画出这束光从AB边进入玻璃砖到AC边离开玻璃砖的径迹。(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画出原图并作答)
40、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41、请在图中画出从滑道下滑的小明受到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乙图中用方框代替了人体,请将方框的中心作为力的作用点,弹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