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大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疫情期间,大数据技术让疫情防控更加高效精准,进出公共场所必须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凭“绿码”放行。下列关于“手机扫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机扫描的二维码是光源

B.当手机靠近二维码时成像变小

C.二维码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成像原理与投影仪工作原理相同

2、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小明总结出了一些成像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实像和虚像都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C.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D.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3、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60s

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4、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

B.正常人体温大约是39℃

C.一枚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为2cm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0g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6、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调节游码的作用是(  )

A.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

C.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相当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7、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冰的密度是

A.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B.体积不变,质量不变

C.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D.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8、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 手影

C. 彩虹

D. 夜幕激光灯的照射

9、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D.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当蜡烛A距玻璃板0.1m时,其像与蜡烛A相距0.2m

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11、下列数据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50次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14、下面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露水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水结冰

D.霜的形成

15、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大约是35oC

B.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50mm

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min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

16、如图是小阳同学利用玻璃瓶、玻璃管、塞子、适量水可以自制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瓶的热胀冷缩

B.温度计是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

C.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长一些

D.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粗一些

17、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这样镂空掩膜会更明亮,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使镂空掩膜缩小的像成在硅片,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片相当于光屏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18、2023年10月,在中国杭州举行的亚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中,中国羽毛球队再次夺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受重力作用

B.运动员的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打球时,球拍对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D.羽毛球在空中飞行时,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随路程的增大而增大

B.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C.速度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公式是速度的计算式,速度大小与路程大小和时间长短无关

20、将某固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从BC的过程温度不变,不吸热

B.48℃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非晶体

D.该物质熔化过程所花时间为10min

2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次声波

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D.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22、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23、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使合成后的噪声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24、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以总分438.20夺得冠军。全红婵站在距离水面10米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米

B.当全红婵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全红婵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字是   色,只用绿光照射时,字是   色.

 

26、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______比较。测量的要素有两个,首先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也就是______;其次,要有合适的______。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______决定。

27、小涵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_____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28、如图所示是小雨和小明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在烧杯中盛水,试管中放未提纯的酒精(含水和杂质),薄铁筒上方放冰块,该装置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确保当试管中的酒精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此该装置提纯酒精的原理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______不同,冰块的作用是可以使______更易于液化。

29、在下列数字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_________

(2)中学生走路时一步的距离约为50_________

(3)梅苑学校每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___

(4)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合_________

30、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是某同学第一次测量木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______,测量值为______cm,他又测了三次,记录的数据分别为3.65cm、2.65cm、2.64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A、B两同学测量时方法如图,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______(选填“A”或“B”)。

3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32、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为______m/s,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______s。

33、在校运会上,几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百米赛跑和400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三位同学赛跑成绩

参赛者

成绩/

14.2

13.7

13.9

表二 三位同学赛跑成绩

参赛者

成绩/s

88.0

96.0

92.0

(1)在百米赛跑中获得第一名的是 ______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2)百米跑的第一名和400米赛跑的第一名,哪个更快?答: ______ 更快(填参赛者代号)。

34、如图 所示,边长均为 20cm 的正方体 A、B 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800cm²。如图甲所示 ,物块 A 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弹簧处于原长; 现用力将物块 A 从水中缓慢提起,当物块 A 刚好完全被拉出水面时,物块 B 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 0,弹簧弹力大小和其形变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忽略水的阻力,则物块 A 重___________N,物块 B 重___________N。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琴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1)你认为图甲中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小琴预期要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用F1F2F3F4表示);

(3)小琴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石块受到的浮力F大于排开水的重力G,造成这种结果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步骤②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C.在进行②步骤前,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 或“不变”),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逐渐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即可初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速度

1)首先老师告诉同学们流量(Q)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 若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如图所示,取一段管道AB;水从A端流到B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长度l=______,根据流量的定义,Q=_______(以上两空要求用Svt中的字母表示)

2)某同学根据流量的导出公式设计了如下测量水龙头出水速度v的实验方案:

测出水龙头出水口的内壁直径d

打开水龙头使水以适当的速度匀速流出,用容器接水并同时开始计时,测出经过一段时间t后容器内水的体积V

由流量的导出公式算出自来水龙头出水速度v表达式为________(dtπV表示)

37、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甲,以144km/h的速度行驶,途中有一长为1000m的隧道.

(1)该列车通过这个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2)另一长为100m的动车乙,以216km/h的行驶,途中甲、乙同向而行,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是多少?

 

38、一列货用列车长600m,正以54km/h的速度向东匀速前进,一列客用列车长400m,正以72km/h的速度在另一平行铁轨上匀速向东前进,客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超过货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的示意图,请在图中作出反映动滑轮实质的杠杆示意图。

40、下图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

41、如图是小明起跑时的情景,请画出他所受重力(O点为重心)和右脚对地面摩擦力(A点为作用点)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