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合肥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速度约为5m/s

B.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人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37℃

2、“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凉,这是因为水稻下面形成了阴影区域,下列词语描述的现象与该阴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日食月食

B.杯弓蛇影

C.镜花水月

D.海市蜃楼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15∶8

D.8∶15

4、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前后两次鼓面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速度不同

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6、如图用温度计测温水的温度,三次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7.5、27.7和28.2,则此温水较准确的温度是(  )

A.27.5℃

B.27.7℃

C.28.2℃

D.27.8℃

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在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8、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冰比的水更冷

B.测量液体温度前,要先将温度计向下甩几下

C.为方便读数,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

D.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9、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60g             0.8×103kg/m3

B.20g             1.0×103kg/m3

C.60g             1.0×103kg/m3

D.20g             0.8×103kg/m3

10、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B.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

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11、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利用太阳光测量某一凸透镜的焦距f。同学们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将凸透镜向远离纸的方向移动,发现光斑先变小后变大,则下列关于lf的关系正确的是(  )

A.l=f

B.lf

C.lf

D.lf

12、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如下:

①蝙蝠1×103Hz~1.2×105Hz

②海豚150Hz~1.5×105Hz

③狗15Hz~5×104Hz

④大象1Hz~2×104Hz

其中听不到超声波的是(  )

A.蝙蝠

B.海豚

C.狗

D.大象

13、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0~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B.在0~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4 m/s

C.在0~1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D.在5~1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6 m/s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小王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A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A右半部分可以绕NO转动,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向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图甲和图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通过白色纸板对光的镜面反射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当入射光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90°

D.图乙中,将纸板沿NO折转后,反射光也不存在了

16、猕猴桃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产,2007年1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西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图是果农采摘的猕猴桃,估测猕猴桃大小,其直径应该是(  )

A.5mm

B.5cm

C.5dm

D.5m

1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的密度大约是

B.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m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18、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水银,有的用酒精,酒精的相关数据如表中所示。在测量沸水温度时,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A.凝固点低

B.凝固点高

C.沸点低

D.沸点高

19、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2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1、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第12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15s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C.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D.t=10s时,甲、乙相距20m

22、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10~1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是晶体

C.该物质熔点为80℃,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气压

D.在20min时撤去酒精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马上停止

23、小乐拿着甲、乙两副眼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下方纸板上承接到它们的“影子”甲′、乙′,如图所示。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

A.甲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近视镜

B.甲对光有发散作用,是近视镜

C.乙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近视镜

D.乙对光有发散作用,是近视镜

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小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C.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是乐乐吃火锅时的情景。她发现从冰箱中取出的羊肉卷过了一会就变软了,这是______现象。火锅上方不断涌现大量的“白气”是______现象,“白气”的形成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26、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是利用 ______原理工作的;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是通过增大 ______来增大摩擦力的;击打篮球时手会感到疼痛,是因为物体间 ______;同一辆自行车,同样的骑行速度,骑车带人比一人骑行停下来更困难,说明质量越大 ______越大,因此,初中生不应该骑车带人。

27、同学们读书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于声带______产生的;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8、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m1=12g,V1=2.5cm3,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所示,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填入空中_______(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________

29、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30、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65°,则折射角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

3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用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来显示拉力或压力的大小。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___________N,示数为 ___________N。

32、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一块铜锯去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33、如图所示,交警同志正在给电动车装有遮阳棚的车主进行安全教育。装有遮阳棚的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时,遮阳棚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压强______,容易失去平衡发生交通事故。

3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_。如图丙,他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______度。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某人沿水平方向用300N的力推着一辆质量为100kg的车加速向西运动,已知该车所受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02倍。求:

1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车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7、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美丽的库尔勒市的南库大道今年通车了,路面是柏油路,所用主要材料是沥青和石子的混合物,某同学提取了剩余的部分材料,经过测量其质量为5kg,测量体积为2×10﹣3m3则混合物的密度为?

38、赣州开通高铁后,两列动车,甲列车长150米,每秒行50米,乙列车长240米,每秒行28米。现在两车相对而行,求:

(1)当乙列车匀速通过320米赣江大桥时,需要多少时间?

(2)求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需要多少时间?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图中画出经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40、在图中已知某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AC方向射出,AC与主光轴平行;另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OB方向射出(O是透镜的光心),试画出与光线AC和OB分别对应的入射光线.

 

 

41、小明把质量为6kg的金属球从一楼搬到六楼,请在图中画出金属球质量随高度变化的图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