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情况中,一只金属棒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放在火炉上加热
B.带入太空中
C.用砂轮进行加工
D.用机器把它压成金属板
2、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霜”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3、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 )
A.感应式水龙头
B.声光双控路灯
C.电焊用面罩
D.验钞机
4、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速度越来越大
B.小华的速度越来越大
C.小明在第8s追上小华
D.小华与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5、对于远视眼患者(如图所示)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6、下列实例中利用液化放热原理的是( )
A. 液化石油气
B. 仙人掌针状叶
C.纸锅烧水
D. 蒸汽熨斗
7、为了上网买一双鞋,小科同学测量了他脚的长度,分别是24.2厘米,24.3厘米,24.1厘米,26.0厘米,24.4厘米。小科脚的长度是( )
A.24.60厘米
B.24.6厘米
C.24.25厘米
D.24.3厘米
8、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三棱镜分解白光
B.笔在水面处“折断”
C.水面上山的“倒影”
D.手影游戏
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B.道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
C.人们利用超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0、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8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2.46 cm
B.12.4525 cm
C.12.45 cm
D.12.44 cm
11、“教室是陪伴我们最长久的家”,下列有关数据合理的是( )
A.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
B.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左右
C.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12、下列各组固体中,都有确定熔点的是( )
A.石蜡、铝、海波
B.冰、萘、固态酒精
C.松香、铜、金
D.玻璃、铅、沥青
13、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与下列哪一仪器的成像原理相同(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
1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升华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5、在学校附近,常常会有禁止鸣笛标志,如图甲所示,在马路旁也会安装噪声监测仪,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噪声监测仪上显示的是频率
B.禁止鸣笛标志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使用噪声监测仪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禁止鸣笛标志是指在学校附近需减弱噪声的音调
16、如下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积水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C.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7、红歌会前,同学们对着镜子整理仪表,下列与照镜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凿壁偷光
C.风雨之后见彩虹
D.水中的月亮
18、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19、新型汽车的车窗采用“智能玻璃”,可自动调节温度和透明度。冬天行车时,车窗出现白雾,其形成的物态变化和智能玻璃的温度调节趋势是( )
A.液化 调高温度
B.液化 调低温度
C.凝华 调高温度
D.凝华 调低温度
20、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医生用B超诊断仪检测病情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2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22、冰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冰有熔点,石蜡没有熔点
C.冰熔化时吸热,石蜡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不是晶体
23、我国的名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声响起,就使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丛林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唢呐模仿了各种鸟儿叫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4、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5、2020年6月,昆明及多地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现象,发生日偏食的时候,透过茂密的大树人们在树下的地上看到了月牙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人们能看到地面上的光斑则是光在地上发生___________的缘故。
26、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A)温度计示数为______℃;(B)温度计示数为______℃(C)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27、利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是1500m/s,此处海水的深度是___________。
28、身高1.6m的小田站在落地镜前0.5m。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高______m,当小田向后退0.5m,她和她的像相距______m。如图所示,S是小田鼻尖上的点,S′是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入射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______。
29、在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图(a)中提起水桶的力有________个,图(b)中提起同样的水桶的力有1个,他们的作用效果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0、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使,此时甲车上的人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觉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_________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的.
31、质量为60 kg的某同学,在体育课上用12s的时间匀速爬到了一个竖直长杆的3m处,则在这段时间内该同学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在向上爬杆的过程中,他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32、一行驶中的汽车在某时刻速度表如题图所示,此刻它的速度是 ____ ,若保持这个速度行驶10km 的路程需要 _______ min.
33、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不能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
34、如图所示,_____是法线,_____是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是_____.
35、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同学利用重锤、小桌、泡沫塑料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____表现出来的;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
(3)_____与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
(4)小明将小桌和重锤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种情况,丙图中泡沫塑料受到的压强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丁图中木板受到的压强。
36、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简城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7、建筑工地需要40m3的砂石,为了估测砂石的密度,现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砂石,称得桶中砂石的质量为52 kg;倒掉砂石后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 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砂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t的卡车将砂石运送到工地,需要运多少车?
38、一块钢板的密度为,测得它的质量为39kg,则它的体积是多少?
39、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_____)
4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反射光线
41、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