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橙子(chéng) 宜人(yí) 凝望(níng) 鹪鹩(liáo)
B.啮草(shì) 藤蔓(wàn) 罅隙(xià) 规律(lǜ)
C.渺小(miǎo) 柠檬(níng) 装饰(shì) 石像(xiàng)
D.黑莓(méi) 瞬间(shùn) 书籍(jí) 畏怯(qiè)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传说中国上古行政区划为九个区域,泛指中国。
B.斋戒:古人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C.结发:古时候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成年,可以结婚了。
D.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叫六合。
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湓浦口(Pén) 憔悴(qiāo) 六幺(yāo)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4、《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这里的“东曦”指的是:( )
A.春天
B.太阳
C.月亮
D.东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曹文轩荣获“世界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领域的至高荣誉。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再次向世界展现了蓬勃的生机。
B. 2016年4月24日被确立为中国首个航天日,相关部门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筹划、制订“开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
C.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2%,而且近一半的老人缺少子女的照顾和陪伴,民政部门面对这样的统计数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D. 相关企业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措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目标。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庄子和尼采是处于不同历史时代的哲学家,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但相似的是,二人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并作出自己的价值重估,着重强调人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哲学是批判宗法制礼教文化对人性的束缚,强调对人的精神自由的追求。他认为“人为”和“自为”两种因素束缚着人,使人不得自由,他对儒家的“圣人”说,仁义礼智及当时的社会关系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尼采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基督教教义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同时,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机器生产带来物质繁荣,人异化成机器的奴隶。欧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尼采的哲学是建立在希腊悲剧精神的重建以及反基督教文化之上的。他认为基督教是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最大阻碍,因此他对基督教进行了批判,认为一切价值需重新评判,每个人都必须自己作人生的决定和命运的抉择。
庄子身处动荡变迁之时,战乱频繁,死亡时刻威胁人类。人生是苦难的,生命如白驹过隙,短暂易逝,世人对死亡充满畏惧。庄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求得内心平静的方法,即站在道的角度看待生死,超越生与死的界限,视生死为大道的自然造化,顺其自然,将自身与道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社会充满凶险,生命朝不保夕,如何才能在“方今之时,仅免于刑”的社会中保身呢?庄子告诉我们“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有才能的人劳苦奔忙,结果往往“中于机辟,死于网罟”,所以只有像庖丁的解牛刀一样巧妙地避免与社会发生碰撞,才能够活得自由。
尼采同庄子一样,承认生活是痛苦的,人生道路充满荆棘,坎坷曲折,“我的生活是一副可怕的重担!”但他仍然愿意挺身而出,直面困苦,这也就是他所提出的“强力意志”,其根本特性是“有为",即不断自我否定和创新。与庄子的清静无为相反,“强力意志”倡导的是一种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尼采对蕴含于人体之内的创造精神,也就是欢乐的酒神精神具有高度评价。酒神精神要求站在自己的生命之上,不去在乎生命的毁灭,越是濒临毁灭时,越是感受到因痛苦而刺激起来的兴奋,当面对世界和人生改造时,积极投入其中,悲切中怀着奋斗不懈的志意。“从生存获得最大成果和最大享受的秘密是:生活在险境中!在威苏维火山旁建筑你们的城市!把你们的船只驶向未经探测的海洋!在同旗鼓相当的对手以及同你们自己的战争中生活!”在这一点上,酒神精神比庄子安于命化于时、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积极,可取。
(摘编自田林《庄子和尼采的生死观比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和尼采都批判了各自的文化传统,认为它们妨碍了人们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B. 当欧洲陷入空前的信仰、价值危机时,尼采认为人难以作出自已的决定与抉择。
C. 在世人对死亡充满畏惧的时代,庄子认为应达观看待生死,以避免与社会碰撞。
D. 尼采倡导奋发有为的态度,主张在悲切中怀有奋斗不懈的志意,反对清净无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与尼采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B.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以突出庄子与尼采在面对苦难之时态度的不同。
C. 文章结尾引用尼采的话,将“酒神精神"形象化,突出他处世态度的积极,可取。
D. 由庄子与尼采二人观点的相同之处谈到不同之处,文章层层深入,论证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认为,如果不能摆脱“人为”和“自为"的束缚,人们就得不到精神的自由。
B. 因为人异化成为机器的奴隶,尼采便倡导重建希腊悲剧精神,反对基督教文化。
C.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庄子告诉我们,只有无为,才能在充满凶险的社会保身。
D. 文章启示我们,在追求精神自由时,对待人生苦难,可以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态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写阴雨天气中,远行之船的桅杆、船桨都被折断的一句是:“________”,写野兽咆哮悲啼的一句是:“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大芝、寒蝉等生物生命短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一位性情敦厚的男子经营布料生意。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杜甫《春夜喜雨》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鲜明,“黑”与“明”映衬,云厚雨足,给人美感。
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③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等言辞作不愿“相师”的借口,可见当时恢复从师风尚之难。
④写作时,你要论证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可以引用两句古诗文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给出的诗(词)句,在横线上写出上句或者下句。
(1)常记溪亭日暮,_____。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
(3)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4)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5)_____,春风拂槛露华浓。
(6)柴门闻犬吠,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诗人诉说自己因为用香蕙作佩带而遭到贬黜,又因采集白芷而被加上罪名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3)《离骚》一文中,写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
(5)《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批判男子对待感情反复多变、没有准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阿房宫中的建筑布局繁复,让人置身其中辨不清方向。
(3)秋天的风常常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这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雨中花慢·送彭文思使君①
(宋)黄庭坚
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待新年欢计,断送②春*。桃李成阴,甘棠③少讼,又移旌戟④念画楼朱阁,风流高会,顿冷谈席。
西州⑤纵有,舞裙歌板,谁共茗邀棋敌。归来未,先沾离袖,管弦催滴。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会须醉倒,玉山⑥扶起,更倾春碧⑦。
(注)①彭文思使君:曾任州郡长官,即将调任他处,与作者交游甚好。②断送:度过时光。③甘棠:语出《诗经》,用以称颂美政。④移旌戟:指官员调任。⑤西州:彭赴任之地,具体不详。⑥玉山:形容人醉后的姿态。⑦春碧:美酒。
【1】上阕写彭使君在任期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了良好声誉。
【2】本词如何表达对彭使君的不舍之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少好学,能属文,从丞相掾,迁太子中庶子。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和废后,为黄门侍郎。孙亮即位,为太史令,撰《吴书》孙休践阼,为博士祭酒。命曜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又欲延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事行多玷,惮曜侍讲儒士,又性精确,惧以古今警戒休意,固争不可。休深恨布,然曜竟止不入。孙皓即位,为侍中,常领左国史。时所在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箧中物耳。”又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又于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侵克、发摘私短以为欢。时有衍过,或误犯皓讳,辄见收缚,至于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故但示难问经义言论而已。皓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嫌忿,收曜付狱,是岁凤凰二年也。曜因狱吏上辞曰:“囚昔见古历注所纪载多虚无,在书籍者亦复错谬。因寻控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目所及以作洞纪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时有得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欲表上之,乞垂哀省。”曜冀以此求免,而皓更怪其书之垢,故又以诘曜。而华核连上疏救曜,皓不许,遂诛曜,徒其家零陵。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囚寻按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目所及/以作洞纪/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时有得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
B. 囚寻按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口所及/以作洞纪/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时有得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
C. 囚寻按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目所及/以作洞纪/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时有得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
D. 因寻按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目所及/以作洞纪/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时有得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弈,六博和围棋。前者是古代棋戏的一种,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非常盛行。
B. 博士祭酒,汉魏以后学官名。科举考试会试优秀者方可担任,位居于博士之首。
C. 经义,“经”指儒家的经典,包括“四书”、“五经”等经书,“义”就是儒家经典的义理。
D. 凤凰二年,以年号纪年。古代纪年方法另有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曜好学能文,深得信任。他曾承太子孙和之意,论说喜爱下棋的蔡颖;孙亮即位,撰《吴书》;孙休登基,依照刘向所创体例,校定各种书籍。
B. 书曜忠于朝廷,性情耿直。韦曜任左国史,不承认所谓祥瑞感应,不愿将孙和事定名为“纪”,也没有按照孙皓的要求去侮辱诘责大臣们。
C. 韦曜处事明察刚正,得罪权臣昏君。张布担心自己私通宠妾事败露,反对韦曜任侍讲;孙皓认为韦曜不尽忠主上,收捕韦曜投进监狱并最终杀了他。
D. 韦曜专心学问,多有著述。他从小便勤奋好学,擅长写文章,做太史令时,撰著《吴书》;在狱中还撰述了《洞纪》《官职训》《辩释名》等书。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人口,皆浇灌取尽。
(2)曜冀以此求免,而皓更怪其书之垢,故又以诘曜。
14、有人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要先思危,再思退,后思变。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