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乐东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D.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g

2、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

B.倒车雷达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超声波检查身体

3、2023年9月,小米自研声音算法取得重大突破,识声性能居国际前列。小米公司的智能设备能够识别广泛的环境声音,比如婴儿啼哭声、动物叫声、汽车引擎声、爆炸声、烟雾报警声、门铃声、水流声等,并将环境中的声音以文字等模态表达,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为听障人士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米手机能区分婴儿啼哭和水声,是因为两者音色不同

B.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水声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小米音箱播放出优美的音乐,这个声音一定是乐音

D.小米音箱识别到烟雾报警声,并以文字的形式通过手机告知业主,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

A.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

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5、下列现象中,与日食现象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手影游戏

C.铅笔弯折

D.拱桥倒影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的密度大约是

B.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m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8、如图, 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     

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

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

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

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

9、有甲、乙两个均匀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体积之比为,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等于(  )

A.

B.

C.

D.

10、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动物反应灵敏

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11、液体温度计的示数变大时,其内部液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12、2023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第五批空间科学材料类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其中有包括铝硅合金、锆基合金在内的5盒高温材料实验样品包。这些实验样品从空间站带回地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不变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质量不变

13、对以下数据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讲台的高度约为1.8m

B.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kg

14、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 =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EF段,该物质需要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15、关于密度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造,可以减小质量

B.拍摄电影中山石滚落砸伤人的镜头,为了减小质量,常选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D.气体会因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站立逃离比贴近地面爬行更好

16、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17、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

C.两物体能够向上运动,是由于所受合力的方向向上

D.甲乙两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

18、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才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字

C.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所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19、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值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在1.0nm~1.5nm 之间

C.汽车在市区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 1.1m/s~1.3m/s 之间

20、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   松香

B.冰   

C.沥青   食盐

D.蜡块   

21、若使入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方向相同,则两个平面镜的关系是(  )

A.两个镜面平行

B.两个镜面垂直

C.两个镜面成60°夹角

D.两个镜面成45°夹角

22、自2023年12月中旬起,全国大面积降温,北方迎来铺天盖地的茫茫大雪。山东省威海市市民形容自己出门宛如北极科考,如图1;南方人被驶向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列车冰霜震惊,如图2,网友调侃“这和住在冰箱里有什么区别”;还有很多人尝试了在极低温度下泼热水成冰的挑战,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幅图中的物态变化为凝固

B.三幅图中的物态变化为凝华

C.三幅图都出现冰这种物质,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图2中,列车的“窗花”在玻璃外侧

23、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60g,体积分别为50cm3、12cm3。则(  )

A.甲球一定是实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D.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24、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41℃,60℃

B.21℃,40℃

C.35℃,56℃

D.25℃,36℃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图显示了使用温度计测取液体温度时常犯的几种错误,请指出其中的两种错误。错误一:______;错误二:______

26、将物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面积为100cm²。物块静止后排开水的体积为18cm3,如图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物块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_____Pa。

27、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2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2m/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若速度为1m/s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28、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计时______s后小车开始运动;l至5s小车做________运动,速度是______m/s.

29、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活动中,小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_____(不同/相同)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她逐步远离声源,她听到声音的_____逐渐变小。当听不见声音时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_________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m

1.5

2.0

1.0

 

 

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当人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31、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

(1)你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6 ___________

(2)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 ___________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是0.18 ___________

(4)教室的长度大约为65 _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抓在手里的水瓶受到重力的方向是______,它能保持静止不滑落是因为还受到______,二者相互平衡。

33、一个杯子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2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___________kg/m3;小胖喝了半杯牛奶,则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4、(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专家介绍,75%酒精溶液能很好地消杀病毒,小明打开盛有酒精的容器就能闻到酒味,说明酒精发生了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护士给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 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斜面倾角不变,小车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则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由图观察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所测量的路程是____cm,平均速度____m/s

5)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本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选填“A”或“B”)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实验。小明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此现象进行了理论探究。他将帕斯卡桶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一个容器,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cm2,水深h是40cm,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是h1是10cm,求:

(1)水对A点的压强和对容器底的压力;

(2)再向容器中倒入0.98N的水且不溢出,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

(3)若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cm2,仍倒入0.98N的水且不溢出,求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

37、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6 N,铝块的体积为1×10-4m3,铝块的密度为2.7×103 kg/m3。求:

(1)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液体的密度。

38、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请画出图中的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40、“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甲所示,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手柄看作是一个杠杆,F2是的阻力,请你在如图乙中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的示意图。

41、如图:在眼睛的构造图中上,用两条光线画出近视眼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