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潮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这个图线,可得到水的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4°C时密度最小

2、你认为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约

B.人步行速度约为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D.初中生体重约

3、现有两个实心铜球、铁球,将它们依次放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中后,再分别注满水,金属球均全部没入水中,此时两个杯子的总质量mm,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的体积一定小于铁球的体积

B.铜球的质量可能等于铁球的质量

C.铜球的体积可能等于铁球的体积

D.铜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铁球的质量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人们能分辨出笛子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5、“和谐号”动车在笔直的铁路上以20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可知(  )

A.“和谐号”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B.“和谐号”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和谐号”的速度与时间、路程无关

D.以上说法均错误

6、贵阳地铁3号线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开通,图是贵阳地铁3号线运行到某个站台的情景,当地铁离站时,以什么为参照物,车厢内坐着的乘客是运动的(  )

A.该趟地铁的司机

B.站台上的广告牌

C.乘客所在的车厢

D.乘客在车窗玻璃中的像

7、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孔上,观察地面上光斑的形状是(       

A.△

B.▽

C.○

D.无法判定

8、甲音叉发声时比乙音叉振动慢,那么甲音叉(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9、下列光路图中,对光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在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10、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正确的是(  )

A.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不能选用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

B.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该选择量程尽可能大的量筒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入托盘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要使弹簧的轴线方向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11、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梦天实验舱内为广大青少年进行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B.宇航员的声音是以340m/s的速度传回地球的

C.同学们能根据音色辨别出不同宇航员的声音

D.同学们能清楚地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因为他的音调高

12、如图是《淮南万毕术》中曾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情境。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凹透镜

B.“削冰令圆”中的冰块对光有会聚作用

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是指光折射后太阳的影子

D.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冰镜的二倍焦距位置上

13、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相同

C.“刷脸”时,为了让像变大,人应该靠近摄像头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14、甲乙丙三人从A地沿直线运动到B地,甲一直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开始以10m/s的速度运动,中途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到达B地的速度为10m/s。丙开始以10m/s的速度运动,中途先减速再加速,最后到达B地的速度为10m/s,他们从A地到B地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  )

A.t1=t2=t3

B.

C.

D.

15、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的迎面吹来,真实的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6、清晨,站在青城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雾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7、小红在照镜子时,看到墙上的钟表在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是(  )

A.4:00

B.4:30

C.6:20

D.18:00

1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

D.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1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被“折断”

B.树林间的光束

C.水中的“古塔”

D.美丽的彩虹

20、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河水结冰是因为水凝华了

B.打开冰箱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因为酒精升华了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21、夏天,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饮料瓶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是瓶外的霜熔化形成的

B.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是瓶中渗出的

D.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热

22、我国的名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声响起,就使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丛林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唢呐模仿了各种鸟儿叫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3、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24、《史记》中记载,汉朝初期的齐少翁用剪纸做的人、物在幕后表演,用光照射,相应的人、物的“影”就放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皮影戏表演,下列和皮影戏形成的原理不同的是   (  )

A.阳光下绿树成荫

B.打靶时“三点一线”瞄准

C.水中月,镜中花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方案一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方案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112℃,所以选择_________(方案一/方案二)方案较好,另一种方案容易出现______现象。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利于碘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热。

26、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_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27、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_______,这一原理称为机械的_______定律。

28、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有关。

 

29、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选填“次声波”、“超声波”或“可听声”);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2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_m(海水中声速1500m/s)。

30、根据疫情所需,武汉对全城区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消毒杀菌作业,如图1正在工作的消毒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消毒车的惯性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2中洒水壶有AB两个把手,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______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______把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 有关。

31、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们的示数都是,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实际体温分别是,那么,测量后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32、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 来测量人体温度的,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体温,是因为体温计有一个______。

 

33、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制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________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____________造成的。

 

34、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2∶3,甲球所受的重力为60N,则乙球所受的重力为_____N,乙球的质量为______kg。(g取10N/kg)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AB段距离sAB______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______m/s;

(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时间偏______(选填“大”或“小”),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______(用字母v1v2表示)。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黄乘坐火车时发现,车轮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次;他还发现,火车头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黄假期旅游时恰好坐在车尾,当火车进某一山洞时,小黄从听到笛声到车尾出洞,共数出车身振动了85次,所用的时间是lmin45s。若车身总长180m,每节铁轨长25m。(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求:(1)当时火车的速度;

(2)该山洞的长度。

37、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l号线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表所示:

1号线

起讫点

车站(座)

线路长度(km

投资

(亿元)

速度(km/h

建设期(年)

总长

地下

地上

 

一期

高桥西﹣东外环

19

21.3

14.4

6.9

99.8

33

20092014

二期

东外环﹣北仑

17

23.3

0

23.3

45.0

42

20122015

 

1)目前宁波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多少小时;

2)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多少?

38、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的质量。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239g,用量杯测出构件体积是5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图甲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后拍摄的影像。火星上也有重力,请在图乙中画出“祝融号”(用小方块表示)还在斜面轨道上匀速下行时所受的各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和在界面的反射光线。

41、完成光路图(如图1、2所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