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抚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3题,共 115分)

1、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相符的是(  )

A.伽利略创立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

C.爱因斯坦建立了量子力学

D.阿基米德发明了电话

2、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速度约为(  )

A.5km/h

B.50km/h

C.100km/h

D.500km/h

3、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 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

4、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以下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

B.构成甲的物质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构成乙的物质可能是水

D.若甲、乙的体积相同,其质量之比为1∶4

6、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洪亮的《歌唱祖国》音乐响起,观众们欢快的小声哼唱,“洪亮”和“小声”所描述的声音特性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7、物理即生活,“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是汉初《淮南万毕术》书中,对潜望镜的描述,它反映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8、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了吧。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给数据哪个是正确的(  )

A.1枚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B.教室的宽度约为80m

C.梵净山年平均气温为﹣2.0℃

D.八年级男生行走速度达到5m/s

9、周长是2m的圆轮,绕水池一周需要20圈又8cm,水池周长是(  )

A.40.80m

B.40.08m

C.48m

D.41m

10、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B. 碗中筷子“折断”

C. 墙上的手影

D. 物体在水面上的倒影

11、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12、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人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与“日晷”的测时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面树的倒影

B. 水中铅笔弯折

C. 皮影戏的皮影

D. 雨后天空的彩虹

13、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使合成后的噪声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14、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秒, 甲到Q点时,乙未到达P点且距离P点1米,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为(  )

A.2米

B.3米

C.4米

D.9米

15、如图所示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利用光学知识一致的是(       

A.变幻的“手影”

B.钢笔错位

C.雨后彩虹

D.牙医用平面镜检查牙齿

16、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直径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2 m

B.2.4 m

C.5.3 m

D.6.5 m

17、《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能估算出物体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18、如图甲、乙所示的光路图,则图乙眼睛(  )

A.是近视眼

B.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比图甲的弱

C.可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D.一定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19、下列物质中,声音无法在其中进行传播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钢铁

D.真空

20、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镜子

B.人的眼睛

C.发光的水母

D.耀眼的钻石

2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海上出现海市蜃楼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2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用相同的力拨动,得到的结论是(  )

   

A.声音变大

B.声音变高

C.振动变慢

D.响度变小

23、关于密度公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二、(共1题,共 5分)

2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鸡蛋由蛋黄、蛋清和蛋壳组成,小明使放置在光滑桌面上的生鸡蛋旋转起来,再用手指压蛋壳,蛋壳就停止了旋转,立即松开手指,发现蛋壳又旋转起来。蛋壳能停止旋转说明力可以______,松手后蛋壳又旋转起来,这是由于______(选填“蛋壳”或“蛋清蛋黄”)有惯性。

26、小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的五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25.1mm、25.2mm,25.1mm、28.2mm、25.3mm。其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mm,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7、近视眼镜片中间比边缘   ,是   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28、如图所示,将用同种材料做成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2,则A、B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现将B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A叠放在B的正上方,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29、上课时,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笔头与黑板产生的摩擦属于____摩擦,人推儿童车带着小孩行进,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属于____摩擦.

30、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已知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固态氢的熔点是-259℃,则-250℃的氢是____________态.

31、杂技表演《手技》情景中,演员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在______力的作用下,小球最终会落向地面,以小球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的。

32、西宝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实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情况得到了一定遏制。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长度为9.45km的测速区间时用时270s,则小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该小汽车驾驶员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33、我们把物体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最近,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行人违规过马路的处罚方法,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时,以行人为参照物,交通信号灯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马路宽约20m,人快步行走的速度为7.2km/h,则人横穿马路的时间为   s.

 

34、如图所示是由瑞典学生设计的一种充气头盔,这种头盔使用含折叠气袋的围脖系统,当内置传感器感应到骑车人要撞到头时气袋就会在0.1秒之内膨开,打开的兜帽会自动套在骑车人的头上;它的原理就像能从汽车方向盘上弹出的气囊,在骑自行车的人发生意外碰撞的时候,保护骑车人的头颈,可以防止_______带来的危害。

四、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______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实现的;

(3)从实验现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______

五、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辆汽车正以10 m/s 的速度向着一峭壁开去.某一时刻,司机鸣笛,他在3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计算:

1)这段时间内汽车向前行驶了多远?

2)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3)司机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d是多少?

4)从司机鸣笛处再向前行驶多长时间后,司机鸣笛就听不清回声了? (环境温度为 15°C,人耳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37、小明一家假期驾车到临沧旅游,途中小明看到路边的标志牌。

1)此时他家的车速已达20m/s,若仍以此速度向前行驶,这辆车是否超速?请计算说明。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从此处出发,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临沧?

3)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平时该怎么遵守交通规则。

38、测定某液体密度时,小华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共做了三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求:

(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

(3)表中m′的大小。

液体的体积

5.8

7.8

10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10.8

13.0

m

 

六、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请将通过凹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40、小明家安装了如图所示的门铃,请你右边方框内画出这个门铃电路的电路图.

 

 

41、(1)请作出物体关于平面镜的成像。

(2)如图所示,请画出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