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密度定义式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由其质量与体积共同决定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2、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7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805cm
B.3.81cm
C.3.83cm
D.3.80cm
3、下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的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根据听声音可以判断墙体是否存在“空心”现象
B.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C.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D.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利用光的反射
4、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
B.图线b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
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有关
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但仍在继续吸热
5、下列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
A.将发声的音乐芯片悬挂于密闭玻璃容器中,向外抽气
B.将发声的音乐芯片密封好后,浸没入盛有水的水槽中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
D.将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
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在打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以上物理量均不变
7、如图所示,小红身高1.6m,站在1m高平面镜前,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走近平面镜,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由于镜子太矮,小红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小红的速度是2m/s
8、有一种温度计如图,液柱将某气体密封在玻璃器皿里,利用玻璃管内液面位置标记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降低,管内的液面会向上移动。夏日,将装置由低温的室内移到太阳下,则( )
A.管内液柱向上移动
B.密封气体质量变大
C.密封气体体积变小
D.密封气体密度变小
9、如图所示,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可以减弱噪声。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减弱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医院周围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教室内保持安静
D.在道路两边种树
10、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的密度为
B.该液体的质量为
C.量杯的质量为
D.该液体的密度为
11、2022年2月15日下午,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在首钢大跳台进行,代表山西参赛的18岁小将苏翊鸣最终获得了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下图是比赛过程中的精彩画面,关于苏翊鸣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苏翊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选滑板为参照物,苏翊鸣是运动的
C.选地面为参照物,苏翊鸣是静止的
D.选跳台为参照物,苏翊鸣是运动的
12、2023年10月1日,林雨薇在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100m决赛中,以12. 74s的成绩夺冠。夺得金牌之后,林雨薇也是喜极而泣,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在这次100m比赛中,林雨薇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15m/s
B.8m/s
C.25m/s
D.30m/s
1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判断错误的是( )
A.0~2s内,小车以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5~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4m
14、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2~4s内,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6s内,a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D.0~2s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南运动
15、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下列对这两种“白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B.壶嘴冒出“白气”是放热过程,雪糕周围形成“白气”是吸热过程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两种“白气”都属于液化现象
16、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17、今年彝族年,来自成都的李明同学和他的家人准备自驾游来凉山游玩,下列关于自驾游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过泥巴山隧道时限速
B.在菩萨岗服务区看到白雪皑皑是凝固形成的
C.汽车的后视镜为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D.在隧道中当车辆突然偏离正常行驶车道时,车轮因压到边线密布横型震动路面时,发出的较大响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18、下列物质中,声音无法在其中进行传播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钢铁
D.真空
19、“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0、如图所示,分别是人站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和人在水中看空中的飞机,人眼看到的虚像与真实的位置不同,下图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2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kg,密度为2.5g/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
①容器的质量为100g
②液体的密度是3g/m3
③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的总质量是500g
①如果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00g时,将小球投入到容器的液体内,将有100cm3的液体溢出来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2、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
23、宇航员在太空与飞船内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C.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声
2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
B.公路急转弯球面镜
C.放大镜
D.丹顶鹤“倒影”
25、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45______(填单位);“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判断。
26、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则甲描述的是______车的s-t图像(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4∶3,则所需时间之比是______。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27、水的三种物态变化,赋予自然界无限精彩的画面。地表水在阳光照射下___________成水蒸气,轻盈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在夏天___________成小水滴,在冬天则直接___________成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白云朵朵。当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多了,就形成降雨和降雪。雨水和雪___________成的水又流入江河湖海。(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8、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29、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水对瓶底的的压强为p甲和水对瓶盖的的压强为p乙,水对瓶底的的压力为F甲和水对瓶盖的的压力为F乙,则p甲______p乙,F甲______F乙。
30、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透镜观察小花上果蝇的情景,他看到的果蝇是放大的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该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_作用。
31、小周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米处,则他的像与他相距_____米,如果他以2m/s的速度远离镜面,则他的像以_____m/s的速度远离小周同学,他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2、当某驾驶员驾驶着机动车即将驶入前方一段9km长的道路时,他看到了图所示的限速标志牌,则他所驾驶的机动车通过前方的道路,至少需要______min。
33、如图所示,初二某班的物理兴趣小组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减弱,但是无论如何抽气,同学们发现始终可以听到较大闹钟声响。关于始终能够听见较大的闹钟声响,小月认为是由于玻璃罩内部空气没有完全被抽出,无法完全达到真空环境;小潘则认为固体能传音,因为闹钟底部和玻璃罩相接触,所以玻璃罩内传出来的闹钟声响较大。为了验证小潘的猜想是否正确,老师在原来试验设备的基础上提供一根可粘式细绳。同学们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观察实验现象:如果______,则说明小潘的猜想是对的。
34、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
35、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测量时,用此装置按照图中的方式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
(3)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36、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细绳悬挂一个正方体物体,物体静止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露出水面,已知物体的密度为0.8×103kg/m3,物体边长为0.1m,g取10N/kg。求:
(1)物体静止时,细绳的拉力;
(2)细绳剪断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
37、如图所示,工人将正方体货物沿着斜面匀速推到卡车上;卡车车厢底部离地的高度H=1.2m,所用木板长L=5m;将重G=1000N的货物推上车,用时1min,若该斜面对货物的摩擦力是360N,求:
(1)工人推力的功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8、2013 年10 月8 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济商二环西路“双快”通道将正式通车,济南将形成“州”字形高架网络对接高速路网,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1)从燕山立交到济南西站距高大约24kn.某司机驾驶小型车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限速标志如图最快可多久由燕山立交到达西客站?
(2)如果实际用时24min 则汽车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9、画出图中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0、画出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_.
41、如图中,杠杆OBA在图示位置静止,请画出力F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