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沧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用相同的力拨动,得到的结论是(  )

   

A.声音变大

B.声音变高

C.振动变慢

D.响度变小

2、武汉市体育中考每年四月份如期举行,小楠和小华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1000m体育测试,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小楠和小华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小楠和小华保持相对静止

C.小楠和小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

D.刚到达终点时,小楠和小华速度相等

3、小袁同学拖着行李箱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行李箱的 s-t图像如图所示,对行李箱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李箱在 6s内运动的路程为 20m

B.行李箱在前 2s内和最后 2s内的速度相等

C.行李箱在 4~6s内处于加速状态

D.行李箱在 6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

4、对下图四幅图呈现的现象形成的物理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河道旁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

B.水杯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光的反射

C.秧苗被栽得整整齐齐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我们能够看到美丽的花朵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5、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7、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

A.

B.

C.

D.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丙车向东运动

C.乙、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1∶4

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5

9、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它看到的全身像应是(  )

A.

B.

C.

D.

10、“祝融号”火星车使用了比铝还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比铝还轻”实际是指(  )

A.该材料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小

B.该材料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小

C.该材料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小

D.该材料的熔点比铝的熔点小

11、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ρρ为(  )

A.1∶2

B.2∶1

C.4∶1

D.8∶1

12、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C点的速度为

C.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D.在AD段的平均速度为

13、PM2.5是大气中一种能够吸入肺部的颗粒,它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14、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测温枪

B.验钞机

C.夜视仪

D.医用“B超”机

15、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投影式电视屏幕通常都比较粗糙,这里利用了光的漫反射

16、下列有关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传声的介质,我们也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7、噪声污染防控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录播教室的内墙常用吸声软装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院楼道上常见的“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建筑工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8、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ρ2 = ρ3 ρ4;② ρ1ρ2 ρ3ρ4;③ m1 m2 m3 m4;④ V1 V2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20、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孩子能很容易辨别父母的声音,主要是他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22、雪花都有规则的六角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晶体。下列物体是晶体的是(       

A.一粒粒的食盐颗粒

B.晶莹剔透的玻璃

C.烛光晚餐上的石蜡

D.熬好凝固的猪油

23、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铁块、铝块、铅块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ρρρ),水面恰好相平(水不溢出),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一样多

24、如图,将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红、蓝圆环粘成“8”字,将其竖直放入水中,下边的蓝环刚好浸没。关于在水面上方看到的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蓝环是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B.红环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C.红环在水中的“倒影”比水面上的红环更明亮

D.红环在水中的“倒影”和看到的蓝环完全重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_____ 的日心说。他是______

2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28、二胡发声时,其声源是振动的___________,我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来的。演奏时,手在弦上上下移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

 

2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笔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4.0cm14.1cm 14.0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钢笔长度最接近______cm

30、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31、在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的次数叫频率.钢琴中央C的频率是每秒____次.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约是从每秒____次到____次.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____次到______次.

3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请从中选择两个物体,根据样例分别说明它们所用主要材料的主要物理属性。

例:篮球的主要材料是橡胶,是利用橡胶的弹性好的物理属性。

(1)______

(2)______

 

33、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

34、游泳时,人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会前进。这是因为人在向后划水时,对水施加了向_________的推力,于是水同时对人的手和脚产生向前_________,所以人会前进。这一事实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__的。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2018北京国际长走于5月5日在房山长沟镇举行。小芳用2小时走完8公里的“致敬之路”。求:

(1)走完“致敬之路”的平均速度。

(2)若以同样的速度走完21公里的“感动之路”所需时间。

37、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距离测速仪L=64 m处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 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 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38、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汽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钟后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音,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有一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反射得到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40、如图,一束光垂直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射向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该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再通过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4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晖用激光笔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他在光屏上记录下如图乙所示的三条光线,为了便于研究,他还需要再画两条线,请你帮他完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