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淀粉
C.二氧化锰
D.氯化钠
2、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3、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所示为明代净水池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过滤
B.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
C.丙池的水中不含Ca2+和Mg2+
D.将丙池中的水煮沸可降低其硬度
4、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电影《长津湖》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长津湖湖水结冰
B.棉衣裁制成单衣
C.战场上战火熊熊
D.铅笔书写绝笔信
5、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丙乙;②乙+O2
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
C.C、CO2、CO、CaCO3
D.C、CO2、CO、H2CO3
6、现有常温下的三种溶液①纯碱溶液②食盐水③食醋,pH大小关系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电极
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量液体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倾倒液体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应该立即收集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主要利用了空气中各组分的溶点不同
D.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11、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3、下列各组中,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组别 | 物质 | 杂质(少量) |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
A | CO | CO2 | 点燃 |
B | C | CuO | 敞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CuCl2溶液 | HCl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
D | Fe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
A.A
B.B
C.C
D.D
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乙属于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D.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8
1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操作方法及使用试剂 |
A | CO2 | CO |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
B | CuO粉末 | 木炭粉 | 通入一氧化碳还原 |
C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
D | 铜粉 | 铁粉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
A.A
B.B
C.C
D.D
17、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18、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1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石灰、火碱、石灰石
B.钢、氨气、干冰
C.食盐、烧碱、赤铁矿
D.碘酒、熟石灰、冰水混合物
20、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C.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2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B | CO2 | HCl |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
C | Ag | Cu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A.A
B.B
C.C
D.D
2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铜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
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雾
2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
②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
③某物质燃烧后生成和
,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④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⑤和
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
D.②⑤
2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O2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
B.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C.2H中的“2”表示两个氢气分子
D.中“2”表示铜原子的化合价为+2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镁条
C.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D.向两份相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26、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7、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 氖气 B 钛合金 C 石墨 D 干冰,请用合适的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是_______
(2)可用于人造骨的是_______
(3)能导电,可做电刷_______
(4)可用在城市霓虹灯的是_______
(5)含不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
2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2)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
2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2)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3)将t2℃时18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4)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t2℃时的恰好饱和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30、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砚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一般用羊毛来制作毛笔的笔头,某种羊毛经过化学处理后得到的最终物质为H2NCH2COOH,其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墨汁的主要原料是炭黑。用炭黑墨汁绘写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宣纸的制作工艺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_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或“结晶”)。
(4)砚台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______(填“易溶”或“难溶”)于水。
31、现有一包粉末,可能由氯化钠、氯化铜、碳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研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少量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由以上实验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该粉末的组成有 种情况.
32、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衣:我们的校服的主要成分是涤纶,涤纶属于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2)食:多吃水果可以补充_____(填“维生素A”或“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
(3)住:人们购买活性炭来去除新装修的房间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其_____性。
(4)行:外出旅游乘坐的飞机使用的航空煤油是由_____(填一种化石燃料)炼制的产品。
33、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水沸腾和水电解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2)图B是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的情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Y是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3)某厂家生产的直饮水机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
①的作用是______。据厂家介绍,超滤膜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若要进行检验,可以用的试剂是______。
34、(10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选填字母)。
(3)若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下图F,收集装置选择下图G。
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
②G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瓶中先装满水,氢气应从 端通入。
35、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3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气体性质试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G,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而瓶底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用图F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测试管中的水里应加入的试剂是 .
37、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1)如图1所示,往凹槽中加入适量浓氨水,实验现象是___,由此可得出分子的一条性质是__。
(2)如图2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止水夹,先通入N2,排除装置内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红磷不燃烧。
②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到室温,关闭止水夹,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至凹槽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③再次点燃酒精灯,红磷燃烧。
结论:对比实验①和③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
38、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足量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此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证明一氧化碳有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9、(4分)硝酸铵(NH4NO3)是常用的一种氮肥,对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等有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NH4NO3中氮、氧、氢的原子个数比
(3)与80g硝酸铵具有相同肥效的尿素【CO(NH2)2】的质量为 。(2分)
40、一定质量的A物质和64 g 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物质和36 g D物质。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计算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A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填元素名称或符号)。
(3)如图所示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