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能承接到像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 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 45 cm 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
C.“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4、下列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钢材比0℃的木柴更冷
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
6、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看见地上不发光的书本,是因为书本折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C.图丙中,池水变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D.图丁中,表示的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7、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B.分析与论证、评估
C.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8、生活中有很多常识的数据,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
B.的短跑成绩约为
C.步行的速度约为
D.脉搏正常跳动次所用时间约为
9、关于如图所示的常用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体温计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B.该体温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C.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分度值是 1℃
D.如果病人体温38℃,当前温度计“不甩”也能正常测量体温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像,若时,其中一个物体到另两个物体的距离恰好相等,已知甲物体向东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则丙向西运动
B.以丙为参照物则乙向东运动
C.时,乙、丙间的距离一定为6m
D.时,甲、丙间的距离一定为6m
11、夏季山林间,蛙声、鸟叫、蝉鸣混合成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我们能分辨出这些声音,是因为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速度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1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人对着相距425 m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 )
A.1.25 s
B.2.5 s
C.0.8 s
D.5 s
1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4、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移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弹开。此现象表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15、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16、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17、国庆节期间,小郭和小华分别乘坐甲、乙两辆车外出旅游。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10s~20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5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乙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D.0~10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8、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速度表示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
20、噪声污染防控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录播教室的内墙常用吸声软装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院楼道上常见的“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建筑工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1、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6s
B.体温约为36.8℃
C.身高约为1.7m
D.步行速度约为1.1m/s
22、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铁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气、铁
B.铁管、水、空气
C.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
23、妈妈让小明到菜市场买的鸡蛋,小明应往食品袋中装的鸡蛋个数约为( )
A.5个
B.15个
C.30个
D.50个
24、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谷雨”——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25、液化的两种方式是降低温度和_____________。
26、如图①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如图②所示,小明在一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稳定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则液体此时的温度为____℃。
2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___________(“靠近”或“远离”),折射角 ___________入射角。
28、
29、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________运动。
30、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席卷而来,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我国政府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使国内的疫情较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医学专家们已经初步认识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特点。
(1)新型冠状病毒大小约100 nm=______m,飞沫是新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们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阻拦,则有上万个飞沫以50 m/s=________km/h(相当于超级台风)的速度飞出.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佩戴口罩。
(2)如果不幸确诊,病人就通过负压救护车送至负压隔离病房,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提供的就是这种病房。负压病房内气压_______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病房外大气压,这样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室外流向室内,减少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体温检测是必要的防控措施,如图所示为水银体温计的横截面。凸起圆弧形玻璃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凸起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______像。
31、如图所示为酒精灯使用示意图,其中能正确表示点燃酒精灯的是图_____,能正确表示熄灭酒精灯的图是_____.
32、光的色散的主要原因是:在对光线进行折射时,同一透明介质对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_______程度是_______的,对____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最弱。
33、液态的蜡在凝固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这表明蜡由液体变成固体时,密度______,从而说明密度与______有关;这种现象同时说明了通常液体中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中分子间的距离______。
34、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1)总长0.5m的毫米刻度尺;(2)总长1.0m的厘米刻度软尺;(3)总长20cm的毫米刻度直尺;(4)总长30m的厘米刻度卷尺。为装配教室窗户上的玻璃需要测量窗户的尺寸时,应选用第____种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_______种尺子。(填写尺子的序号)
35、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枫同学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这时发现杠杆的右端上翘,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保持_____。
(2)如图所示,该同学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挂上3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1,F1的大小为_____N。
3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计时器,这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6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则:
(1)测得成绩比真实成绩高还是低?
(2)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成绩是多少s?
37、用图示装置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在细绳的自由端施加一个拉力,恰好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
(1)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是多少?
(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大小是多少?
(3)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且提升的重物改为12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为多少?
38、想一想:坐在教室靠后的同学听到的讲台上老师的讲话声和坐在教室靠前的同学听到的有何不同?为什么?此时老师可以采取什么方式让靠后的同学也听得清楚?
39、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到屏幕的光线。
40、重为200N的物块在水平向右100N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地面所受的压力示意图。
41、如图所示,一透镜一半刚好浸在水中,请作出光线通过透镜后在空气和水中的的折射光线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