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黄石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是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时间为1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小于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D.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1m/s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我国将在2025年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只能传递次声波

B.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太快

D.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4、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①石蜡       ②海波       ③冰       ④玻璃       ⑤铝

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乙物质的密度为

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伽利略

7、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赛场上的BGM(背景音乐)火出圈,如比赛场馆里插放的《千年等一回》,观众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8、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A.90dB

B.70dB

C.50dB

D.0dB

9、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课桌高约1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2m/s

10、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由s=vt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花的时间成正比

B.的比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大小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11、为了上网买一双鞋,小科同学测量了他脚的长度,分别是24.2厘米,24.3厘米,24.1厘米,26.0厘米,24.4厘米。小科脚的长度是(  )

A.24.60厘米

B.24.6厘米

C.24.25厘米

D.24.3厘米

12、小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其中一半路程骑自行车,一半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步行的是OA

B.小明到学校的距离是3600m

C.小明步行的时间是15min

D.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m/s

13、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如图所示(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编队直升机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编队直升机是静止的

C.以甲编队直升机为参照物,乙编队直升机是静止的

D.以乙编队直升机为参照物,甲编队直升机是运动的

14、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D.为了保证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小区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90dB左右

15、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16、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在阳光照射下会引起森林火灾。装有水的饮料瓶相当于(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7、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丁音调相同

B.甲、丁音色不同

C.甲、乙音色不同

D.甲、乙、丙响度相同

18、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投影仪原理工作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个凸透镜,能把投影片图案投射到地面上,下列与其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眼睛

19、“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为行车安全,大家要提醒身边的朋友家人,切勿酒驾。如图为交警夜查酒驾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交警手中的荧光棒是光源

B.交警身上穿的反光背心是光源

C.车灯发出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D.车灯光在夜空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20、下列有关物理量认识,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

B.0dB的声音不能引起听觉

C.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

D.初中生跑完1000m的时间约为100s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距u=8cm时,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2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在班班有歌声活动中,同学们合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响亮’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频率小

2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为了行车安全,很多家用汽车都安装了电子后视镜。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的车况呈现在显示屏上,如图所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后面的车辆通过摄像头的镜头成______、缩小的像。

26、宇航员到了太空舱中其质量___________,重力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杠铃、哑铃、弹簧拉力器、跳绳这些器材中可以在空间站帮宇航员达到健身效果的是___________

27、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像(填“虚”,或“实”)要想使看到裂纹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___选填(“远”、“近”)一些。

28、甲、乙两车沿平直马路以相同速度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s的路程为40m,那么在第8s时的速度是________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9、如图,木块长_______cm;速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km/h;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30、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1、小伟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填“取出”或“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__________(填“游码”或“平衡螺母”),当天平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则此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2、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物体重力可以忽略不计。2022年3月23日,宇航员王亚平做太空抛物实验。她把“冰墩墩”向前一扔,“冰墩墩”并没落下去,而是沿原来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依据___________来解释。冰墩墩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以王亚平为参照物,冰墩墩是___________的。

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实/虚)像,_______(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34、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说明他说话声音的_____大。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甲、乙所示,是紫桐同学在实验中,用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丙所示,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的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

(4)另外有两个组的同学使用了如图2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中,选_____套装置较合理;若用甲图所示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2丙中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则乙图对应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图2丙中的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在机动车道上由南向北以v=54km/h匀速行驶,已知机动车道的宽度D=3m,轿车长度3m、宽度1.4m,假设行驶中轿车始终位于机动车道的正中间.有一人骑自行车匀速横穿机动车道,已知自行车长1.8m,前轮行至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时与轿车沿南北方向的距离s=12m.假设双方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自行车速度至少为   m/s,才能在轿车开到时恰好通过.

 

 

37、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重80N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水平台面上(g=10N/kg)。请你计算:

(1)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求:该物体的运动速度v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O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

点睛: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型】图题

束】

37

如图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激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40、如图所示,物体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41、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