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绥化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丙运动速度相同

B.开始运动15s后,甲在乙正西30米处

C.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丙在4s内通过的路程

D.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2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图乙:蝙蝠利用次声波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C.图丙: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越大的物体,它的密度就越大

B.体积越小的物体,它的密度就越大

C.密度与物质所处的状态无关

D.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如图甲所示为眼球结构图,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探究。将老花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了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

B.远视眼不戴矫正眼镜时,看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远视眼患者佩戴的远视眼镜属于凹透镜的一种

D.如果患者远视眼很严重,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小一些

5、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运载火箭

B.发射中心

C.地面

D.太阳

6、对下列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需要的时间约为1min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教室高度约为3.5cm

7、某餐厅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送餐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托盘里的食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机器人

B.餐厅里的餐桌

C.餐桌边的食客

D.餐厅内的行人

8、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的安全门外候车,平面玻璃制的安全门清晰地“映出”小明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明走近安全门,他的像大小变大

C.小明远离安全门,他的像远离安全门

D.安全门向右侧打开,他的像向右移动

9、往一个桶里装酒精,最多能装8kg的酒精。现在用该空桶盛一些水,要使桶恰好装满,则需要倒入水的质量是()(  )

A.1kg

B.10kg

C.8kg

D.2kg

10、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B.当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把物体从物距20cm处移动到物距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D.当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投影仪利用这一原理

11、三江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0.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蜻蜓在水中的像(  )

A.是一个倒立的像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5m深处

D.与蜻蜓相距1.2m

12、下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1.1km/h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0m

C.一位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为5s

D.人的正常体温是47℃

13、如图所示现象与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叶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倒影

C.银幕上的电影

D.“变大”的鱼

14、密度公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变化,物体的密度也会变化

B.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C.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D.一杯水喝掉一半,密度不变

15、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被水蒸气烫伤,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将未吃完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

B.水蒸气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C.白霜属于非晶体

D.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6、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为90℃

B.在10~20min过程中,该物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该物质属于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在35~40min过程中,该物质的状态完全是液态

17、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

B.振动频率

C.振动幅度

D.传播能量

18、A、B两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图甲是A小车运动的图像,图乙是B小车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A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A、B两小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相同时间内A、B两小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D.A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B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1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100cm

B.37℃是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一个成年人的重力约为50N

2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是(  )

A.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B.从水面看水中的鱼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 手影游戏

21、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B.甲在第9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C.在第4min到第8min内,甲没有吸热,乙继续吸热

D.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

22、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收、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凝固(放热)

B.雪形成——凝华(放热)

C.雾产生——汽化(吸热)

D.霜形成——升华(放热)

23、我们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只公鸡的质量大约是20kg       ·

B.运动员百米赛跑时间大约5s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23℃

D.我们的教室门的高度大约1m

24、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是的刻度尺先后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中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cm.

 

26、近几年通过环境治理,城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逐渐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7、月球上面对面站立的互相不接触的两位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这说明真空___________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8、如图所示,这是我市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的盒装牛奶,则一盒牛奶的体积为______m3,质量为______kg;盒内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牛奶=1.02×103kg/m3

29、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是:发声体的 ________产生声音,声音在 ________中传播,到人耳中引起 ____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大脑,从而产生听觉.

30、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如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他们应选择图___________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c)所示,得出结论: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___________是相等的。

31、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1do)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发声的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2、在学校运动会上,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全方位展示了运动会的空前盛况,无人机质量为1200g,此无人机重力为_______N,高端无人机的螺旋桨采用碳纤维包裹木的方式,既减少质量,又增加强度。如果用这种方法制作体积为10cm3的实心螺旋桨,若实心螺旋桨外层包裹了4.5g碳纤维,那么内层木的质量是_______kg。(g=10N/kg,ρ=0.72g/cm3ρ碳纤维=1.8g/cm3

33、秋风起,蟹脚痒。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_____红光(吸收/反射).如将此螃蟹拿到紫光照射的房间内,看到它是________色。

34、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干冰_________固态的冰(填是/不是);

(2)实施人工降雨时,“干冰_________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成小水滴或__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甲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_cm;

(3)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后,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明和小军想估测一段铁路长,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直尺所以不能如愿以偿。学习了声学的知识后,他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实验:小明在一段铁路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军在这段铁路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记录两次响声的时间差为2s

(2)查阅资料:小明和小军上网查询了一些关于声速的数据,如下表:

请帮他们计算出这段铁路的长。(保留一位小数)

37、如图所示,飞架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它创下多项世界记录.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它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其主体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由香港驾车至澳门,将会从4小时路程大幅缩减至约30分钟.请据此计算:

(1)港珠澳大桥落成前,从香港驾车至澳门,车辆行驶平均速度为50km/h,则大桥落成前,从香港驾车至澳门需要行驶多少路程?

(2)若大桥上有甲、乙两辆箱式货车,其长度分别为8米和12米,甲车的速度是30 m/s ,乙车的速度是72km/h,那么两车同向行驶,从甲车遇上乙车开始到跟乙车错开的时间是多少s?

(3)若甲货车仍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35m车停止(如下图所示),则该货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8、某物理小组研究“驾车使用手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跺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1)在一次实验中,某志愿者正常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该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0.5s,汽车行驶距离35m.则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多少距离才开始减速?

(2)为了对比研究再次实验,这一次该志愿者边接打手机边驾驶同一辆汽车,仍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内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43m,这次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

(3)根据以上计算,请分析并初步提出对安全行车的建议.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1)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2)“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40、如图离水面某高度有一光点A,它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

(1)画出入射光线及对应的反射光线;

(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

(4)画出A点在水中的像。

41、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用此温度计测一杯冷水的温度是4℃,在图中画出此时温度计中液柱的位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