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芜湖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3题,共 115分)

1、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2、考古学家观察出土文物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通过一个光学元件来观察文物,这个光学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玻璃板

3、2023年12月5日世界宪法日,学校组织八年级的部分同学去直隶总督署参加研学活动。班上有部分同学去给小明送行。小明坐在车窗边,看到同学们渐渐后退,而同学们看到大巴车开走了,小明和同学们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地面

B.汽车、汽车

C.地面、汽车

D.汽车、地面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4cm

B.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3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处移动到 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铁块的温度升高时,其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一罐氧气用掉一部分后,氧气罐内氧气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D.水结成冰时,其质量不变,密度会变大

6、下列四个选项是物体运动的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

A.   

B.   

C.   

D.   

7、在测量物质密度时,小明测出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并将它们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据此有四种判断:(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如图所示是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点是48℃

C.在第4min时,海波处于固态

D.在BC段海波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9、师生入校已进入“刷脸”时代,老师和同学们进校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后确认相关信息,即可迅速开闸放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刷脸时,人脸经摄像头成正立的虚像

C.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D.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

10、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0m/s;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6km/h:而丙物体跑完100m路程需要10s,比较可知它们的速度(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三个物体速度一样大

11、对于惯性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物体的惯性与它静止还是运动无关

B.物体的惯性与它是否受力无关

C.物体的惯性与它受力大小无关

D.物体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12、“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13、下列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静止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C.图丙: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图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2023年7月,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其各项性能指标国际领先,为我们国家的空天往返系统以及超高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超高速风洞可复现约30倍声速飞行条件,在飞行器研制过程中,需要将飞行器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关于这一模拟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B.风相对于飞行器模型是静止的

C.飞行器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D.飞行器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15、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的情景,同学们记忆犹新,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看到的星星不会“眨眼”,他们开讲的“天宫课堂”和各种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能向地面及时传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发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会看到星星“眨眼”,因为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航天员在空间站可通过超声波向地面传递信息,因为其振动频率大

D.透过水透镜看到如图所示王亚平的像,是光在传播中发生了折射

16、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 手影

C. 彩虹

D. 夜幕激光灯的照射

1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三棱镜

D.凹透镜

18、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强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②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③14~18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6m/s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19、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2~4s内,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6s内,a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D.0~2s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南运动

20、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铁块加热后压扁,质量不变

B.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C.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质量变大

D.5kg棉花质量与5kg木头质量并不相等

21、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

A.偏小                  

B.偏大                                

C.不受影响                              

D.不能确定

2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的安全门外候车,平面玻璃制的安全门清晰地“映出”小明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明走近安全门,他的像大小变大

C.小明远离安全门,他的像远离安全门

D.安全门向右侧打开,他的像向右移动

23、以下四种情形中,光能沿直线从M点传播到N点的是(  )

A.

B.

C.

D.

二、(共1题,共 5分)

24、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________,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中不带电的是________;光年是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26、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有这样的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上升四十里。”其中的“飞车”被认为是关于竹蜻蜓的最早记载。竹蜻蜓的原理如图所示,当旋转时,流过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较______,压强较______,在叶片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形成对叶片向______的压力差,推动竹蜻蜓飞行。

27、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_立、______(填像的大小)的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此时蜡烛距凸透镜12cm,若蜡烛向透镜靠近至5cm 时,则此时成__________________像。

29、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立竿见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的。

30、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模型,经测定,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平均只有100nm,也就是______mm;平均质量是0.001mg,约______个新型冠状病毒才1g。

31、单位换算:1×10-5m=______μm;108km/h=______m/s;1h5min=______s。

32、太阳、月亮、萤火虫、点燃的蜡烛,其中_______不是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传播。

33、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又会发生____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4、图为常见的测量仪器.图甲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s,图乙硬币的读数是_________,图丙天平的读数是__________g,图丁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1所示,用手向右拉动小车,其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两次拉动纸带沿水平方向运动,打出的纸带分别如图2(a)、(b)所示。

(1)已知打点计时器每秒钟振动50次,那么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秒。纸带(a)中的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秒;纸带(b)中的CD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秒;

(2)两次拉动小车,______纸带对应的那一次拉得较快些(选填“a”或“b”)。

五、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列长为30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1800m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50s。求:

(1) 火车的速度;

(2) 火车全部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37、横截面积均为S=1cm2的物体A与塑料B粘合成一个粘合体,全长为L=50cm。粘合体放入水中时漂浮在水面,浸入水中的长度为4L/5,如图所示。已知ρ=1.0×103kg/m3、ρB=0.4×103kg/m3,g=10N/kg。求:

(1)A底面受到水的压强;

(2)粘合体所受的浮力;

(3)现将浮出水面部分切去,若该物体稳定后仍浮在水面上,求稳定后浸入水中的长度。

38、南宁到广州南铁路全程约,如表为列车运行部分时刻表。请你计算:

(1)动车组从广州南直达南宁东的平均速度;

(2)动车组以同样大小的平均速度从贵港行驶到广州南运行的距离。

(3)列车在某段时间内以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的隧道,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求列车的长度。

动车组

站名

动车组

07.21

南宁东

——11.01

08.15——08.18

贵港

 

09.12——09.14

梧州南

 

10.58——

广州南

07.36

 

六、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根据图中的光线,把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______

40、从光源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请分别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__________

41、如图所示,光线abc是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三个区域内分别射向凸透镜的三条入射光线,请你画出这三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