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的筷子长七寸六分,此长度最接近( )
A.7.6dm
B.7.6cm
C.250mm
D.25dm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B.我们能听到宇航员传回来的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C.小提琴演奏出的优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D.在高速路的两旁设置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下列关于物质的密度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块冰融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则密度越小
D.相同物质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物质密度肯定不同
4、根据如图所示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小车一定静止
B.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
5、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开幕。下列各种比赛用球的直径最接近6cm的是( )
A.排球
B.足球
C.网球
D.篮球
6、“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为探索浩瀚宇宙做出了中国贡献。下列长度最大的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高度
B.火星半径
C.地球半径
D.太阳系半径
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8、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9、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并排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人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这两辆车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B.甲车可能向南运动,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向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不可能静止
10、“农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农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11、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就直接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6.9℃和38.7℃,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
A.36.9℃和38.7℃
B.36.9℃和37.5℃
C.37.5℃和37.5℃
D.37.5℃和38.7℃
12、如图所示,教室黑板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反光”现象,其原因是( )
A.黑板变得粗糙,发生镜面反射
B.黑板变得粗糙,发生漫反射
C.黑板变得光滑,发生镜面反射
D.黑板变得光滑,发生漫反射
13、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14、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乙与丁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15、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误差可能与测量者有关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6、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17、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太阳
C.窗外的云朵
D.客机内的座椅
18、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打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甲;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倒立的虚像
B.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C.若只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将变小
D.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三角形的光斑
19、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实心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水晶饼”能够利用太阳光生火,主要因为( )
A.“水晶饼”能反射光
B.“水晶饼”能吸收光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20、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D.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1、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B.对同一物体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2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23、酒精、水银、煤油、水的熔点分别为-117℃、-38.8℃、-30℃、0℃,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4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A.水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酒精温度计
24、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冰箱往外冒“白气”。冰箱往外冒的“白气”是( )
A.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25、《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2)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当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5cm和20c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 kg。此时若被测物体和秤砣同时减少了相同的质量但位置没变,则杆秤的_______(选填“左端”或“右端”)下降;若秤砣碰掉了一块,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质量要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2.5μm=_________m;一支铅笔的长度为18_______;一个人的身高是165________;
27、在新冠病毒肆意地侵害人类的时候,各单位、住户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还常用______(红外/紫外)线灯来灭菌。另外,个别科研部门在与新冠的斗争中研制出了多种快速(不超0.5s)测量体温的仪器,它们是利用______(红外/紫外)线测温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填“相同”/“不相同”)。
28、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MN长0.5米,铁棒一端用铰链固定后,另一端通过细线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不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可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点,阻力臂为______米,阻力为______牛。
2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则甲图中凸透镜_______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________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30、如图,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热,使云层水蒸气遇冷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31、在“达人秀”比赛现场,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____不同,比赛中,选手用冬瓜、土豆做成吹走乐器,用它们吹奏乐器,用这两个乐器吹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相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观众在演出期间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震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32、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上,优美的笛声是由于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某同学能从同一首歌曲中分辨出所用的乐器,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小华为了不影响其他人观看节目,小声的与旁边的同学说话,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33、小明用100N的力恰能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 N;突然小明看见一位小朋友从侧面跑到车前,为了不碰到小朋友,小明立即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车;在小车停止运动之前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 N。
34、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科学家是_____,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
35、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要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为了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需要知道“冰”和“盐水结成的冰”哪一个的降温效果更好。于是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0℃~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答:_____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红所测盐水从第_____分钟开始凝固,在第6分钟处于_____状态,凝固过程用了_____分钟,凝固点是_____℃。
(3)他们发现各自所测得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4汤匙的盐,由此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记录数据如下表。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点(℃) | 0 | -2 | -4 | -6 | -8 | -11 | -15 | -18 | -17 | -1.8 | -0.4 | 0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选填“升高”、“降低”、“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
(4)你认为,要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选填“冰”、“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水浓度为15%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36、某学校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的浓厚兴趣,他们猜想:减小飞机的质量是使飞机容易升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他们想:飞机上有一个质量为5.34kg的铜制零件,若改用铝来做,可减少零件的质量 (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问:
(1)该铜制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2)保持零件体积不变,若用铝来做这个零件,零件质量是多少?
(3)用铝来做这个零件,减小了的质量是多少kg?
37、如图所示,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长方体A从江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已知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
。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及A表面沾水等因素的影响。求:
(1)物体A的重力;
(2)物体A的密度;
(3)物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
38、为了抗击疫情,小明买了一瓶消毒液,瓶身上标有“”字样,他想测出该消毒液的密度。他先用电子秤出测出该瓶消毒液的总质量为
,然后将消毒液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为
,读出量筒中消毒液的体积为
。求:
(1)消毒液的密度;
(2)消毒液空瓶质量;
(3)若用装消毒液的空瓶来装等体积的水,求瓶和水的总质量。
3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底斜射到水面,请画出进入空气的折射光线.
( )
40、作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1、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