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阳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属于自然光源

B.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在海河的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2、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图线与时间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的路程。由图象可知,0到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B.20到60s内,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

D.40s时,a、b两小车相距800m

3、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

B.振动频率

C.振动幅度

D.传播能量

4、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不断升高

5、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

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松紧、长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

6、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20℃

C.在第10min时该物质为液态

D.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7、透镜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B.用照相机给人拍照时,要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被拍照者到镜头的距离

C.手机扫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

D.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8、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平面镜成像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9、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雾凇出现

1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75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8℃

D.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11、根据表中列出的几种物质凝固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水银

酒精

某食用油

某食用醋

凝固点/

0

沸点/

357

78

100

200以上

约60

A.我国东北地区的最低气温曾达到,这时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

B.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C.魔术师表演“油锅取物”时,将手伸入沸腾的锅中取出东西,此时锅中沸腾的油醋混合物的温度在以上

D.标准大气压下,的水不一定结冰

12、“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都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能在“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下,保证工作平台正常工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这种材料具有超轻特性,它的质量大约只有同体积水的质量的1/66,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运动更灵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气凝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B.纳米气凝胶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C.纳米气凝胶密度约为

D.纳米气凝胶的质量小所以具有超轻特性

13、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ρ

B.ρρ

C.若V=V,则mm

D.若m=m,则VV

15、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

B.你现在的体温约为26.7℃

C.你现在所在教室内的气温约为40℃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16、如图所示,2023 年 19届杭州亚运会龙舟比赛中,选手看到岸边的建筑物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龙舟

C.岸边的树木

D.赛道上固定的浮标

17、下列事例中,与图所示的标志采取的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商场附近的居民楼安装双层玻璃

B.在高速公路的两旁设置隔音屏

C.在图书馆中禁止大声喧哗

D.机场地勤人员带防噪声耳罩

18、2023年10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征集初选结果,由清华大学牵头的研制方案“望舒之辇”入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望舒之辇”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白色宇航服可以吸收所有色光

D.“望舒之辇”后面的五星红旗,吸收了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19、夏天小玲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0、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B.道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

C.人们利用超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的二十四节气的运用,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下列节气,涉及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收热量

2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4s运动了16m

C.乙车4s运动了6m

D.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后运动

23、如图所示是冬天河面封冻后河水从上到下温度的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水结冰后质量、体积都变大

D.水在0~4℃之间有反膨胀的性质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根据观察,幻灯机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身高1.6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m,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另一个物体叫做_____

27、如图所示是用来泡茶的云南紫砂壶,壶嘴和壶身组成___________,壶嘴和壶身中的茶水面具有相同的高度。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在建造电站的拦河大坝时,大坝要建成___________(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28、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突出贡献。为纪念他们,常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请写出一位你熟悉的科学家姓名___________ 及对应的单位符号___________

29、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通过__________锅内液面上方气压,从而降低牛奶里的水的__________

30、音乐课上,悦耳动听的钢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同学耳中的。

31、如图所示,刻度尽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mm。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选填)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cm。

 

3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______停止,发声就停止。“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

33、质量用字母___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千克。由于近年来国际千克原器质量减少了50微克,201811月的国际计量大会重新定义了千克这一单位。50微克等于________千克。

34、如图所示,瓶中的水从孔AB中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水的落点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加。船闸是利用________原理建造的。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细心的小明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落到地面,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小明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下,球形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v与球的半径r和质量m有关。下表为小明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的质量m(千克)

0.002

0.005

0.04

_______

小球的半径r(厘米)

0.5

0.5

2

4

小球的收尾速度v(米/秒)

16

40

20

 

 

1)通过比较1号和2号小球可以得出结论:在相同环境下,______________

2)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以确定编号为3号的小球,受到的最大阻力为_______牛。

3)小明想探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的半径是否有关。与3号小球做对比,请给4号小球的质量设置合适的数据填在表 _________中,以便完成探究。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国庆期间,爸爸带小华乘坐Z278特快列车从吕梁出发去北京游玩。如表是该车从吕梁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

(1)列车从太原到北京西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家住北京的叔叔开车去接小华和爸爸,8︰10时他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标志。通过计算说明,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能在列车到站前赶到车站吗?

站名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吕梁

始发站

2︰24

0

太原

4︰03

4︰09

181

石家庄北

5︰57

6︰03

406

北京西

8︰39

 

721

37、如图甲所示,在相同的五个瓶子里装不同量的水,用嘴分别对着瓶口吹气,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对着五只瓶口吹气,五只瓶子均能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2)每只瓶子产生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

(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图乙中,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的原理.

 

3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A的质量为6kg,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B与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求:

(1)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B的重力。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一束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请画出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__

40、工作人员巧妙地引用太阳光水平照入挖掘隧道,解决了挖掘时的采光问题,如图所示,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补全光路。

 

 

41、如图,这是一束单色光射入玻璃三棱镜的入射光线,请作出这束光进入和射出三棱镜的大致光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