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白银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在AB段温度升高,开始熔化

B.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C.海波的凝固点是48℃

D.8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下列光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

B.水中倒影

C.日食

D.雨后彩虹

3、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在下列几种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坐井观天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

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课桌高约1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2m/s

5、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波引发了砂涌现象,三四米高的淤泥突然冒出地面,将村庄掩埋,20名群众失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20Hz,我们听不到

B.地震造成的房屋塌陷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被困人员求救时可以通过敲击物体,使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砂涌现象中,出现了液态土壤,这一定是液化现象

6、2023年12月10日,我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在燃料燃烧助推火箭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质量保持不变

B.卫星的质量保持不变

C.火箭运动状态不变

D.卫星一定是静止的

7、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当你照镜子时离镜子越近,你在镜子中的像越大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8、春天许多小朋友折下柳枝做成“口哨”,聪明的小敏拿剪刀边吹边剪,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度吹,随着“口哨”的变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在“口哨”变短的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C.这个过程中声音不一样的原因是响度发生了变化

D.正在学习的同学用耳塞堵住耳朵,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如图所示是“⊥”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我们能分辨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模仿的是哪位歌唱家的歌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11、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一起点一起向东运动的图像如图,由图知正确的是(  )

A.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6m处

B.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

D.乙车速度是0.1km/h

12、小龙和爸爸周末骑单车去附近的公园,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扫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

C.若要手机上的像大一些,应使手机摄像头远离二维码

D.手机摄像机的镜头和显微镜的物镜镜头都是凸透镜

13、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实心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水晶饼”能够利用太阳光生火,主要因为(  )

A.“水晶饼”能反射光

B.“水晶饼”能吸收光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1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为 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质量大

C.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D.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15、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休息时脉搏每次正常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

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

16、觉生寺的大钟是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所以叫“永乐大钟”。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重46.5吨。钟唇厚18.5厘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用铜块、锡块、铅块等浇铸大钟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只有凝固过程

B.只有熔化过程

C.先凝固后熔化

D.先熔化后凝固

17、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二维码正立的实像

D.要使二维码的像变小,可将手机需靠近二维码

1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

19、下面的四个图中,符合晶体的凝固规律的图像的是(  )

A.

B.

C.

D.

20、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他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270m。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刘速度最小

B.小韩速度最小

C.小王速度最小

D.三人速度一样大

21、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3.4cm

B.4.4cm

C.3.40cm

D.4.40cm

22、关于下列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在装有冰块的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罐底产生白霜——凝华现象

B.图乙,人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蒸发吸热

C.图丙,使用铁水浇筑工件——凝固现象

D.图丁,夏天的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汽化现象

23、“丈”是我国的传统长度单位,1丈约为3.33米,如图所示,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在灯杆旁边,则此灯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丈

B.2丈

C.4丈

D.10丈

24、为了增强体质,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下列是对八年级某同学体育锻炼中一些数据的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是5m

B.800m跑的成绩是40s

C.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

D.跑完800m后心跳是每秒60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更精确的是____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为___cm

26、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司机能通过两边的后视镜看到后方车辆情况,后视镜是   镜.

 

27、某兴趣小组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根据数据绘制了物距—像距的图像,如图所示,物距在BC范围得到像的特点是_______(填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情况);把物体放在离透镜8cm处,光屏上______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填“能”或“不能”)

28、“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它是根据_____原理制成的。如果阴影由短变长,则表示时间为_____(选填“上午”或“下午”)。

29、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视力;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透镜(均选填“凸”或“凹”)。

30、生产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物理学知识。汛期,大坝水位达到“戒水位”时就要泄洪降低水位,这是因为水的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_______;锅炉液位计利用了________原理,使液位计中的水面与锅炉内水面始终相平。(前两空选填“越大”或“越小”)

31、从不同方向能看到电影院银幕上的图像,这是光的 _____现象(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3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 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甲的速度是______m/s;

(2)第4s时,乙在甲前方______m处;

(3)第5s时,甲、乙的______(选填“路程“或“速度”)相同。

33、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水深度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3.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 s才能接收到信号.

34、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__________(选填“从A流向B”、“从B流向A”或“不流动”)。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弦的振动时,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实验编号

弦的材料

弦的长度/cm

弦的横截面积/mm2

1

20

0.3

2

 

0.7

3

尼龙丝

30

0.5

4

40

0.5

5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明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___________的琴弦;

(2)对比编号为3、5的实验可以得知小明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___________的关系;

(3)如果想完成剩余的探究过程,则表格中实验编号为2的空白处应填的数据为 ___________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与探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明学习了物理之后练习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他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2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2s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37、有一根铁管长520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声音在温度是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3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是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点光源A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40、当车静止时,小球A被细线拴住悬挂于车顶且紧靠车厢后壁细线刚好在竖直方向,请在图中画出当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向右运动时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的小球重为5N,请画出它放在斜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