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 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地杰人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2、结合《海里两万里》,选出“鹦鹉螺号”航海路线( )
A.太平洋——大西洋——南极海域——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邻近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邻近
C.南极海域——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邻近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邻近——南极海域——大西洋——太平洋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 风骚(sāo) 今朝(zhāo) 汹涌(yǒng) 轻灵(qīn)
B.娉婷(pīng) 鲜妍(yán) 冠冕(miǎn) 呢喃(lán) 飘逸(yì)
C.谪守(zhé) 薄暮(bó) 岸芷(zhǐ) 汀兰(dīng) 淫雨(yīn)
D.蔚然(wèi) 伛偻(1ǚ) 野蔌(sù) 觥筹(gōng) 阴翳(yì)
4、下列关于《水浒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作者是施耐庵。
B.语言上,《水浒传》采用的是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C.《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用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这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D.“吴用从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处内容用补叙的手法交代了智取生辰纲下药的过程。
5、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朝而往,暮而归 男有分,女有归
B. 颓然乎其间者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 醒能述以文者 皆披发文身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 杂然而前陈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 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D. 射者中,弈者胜 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1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 第3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 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种含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__________)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_____、 _____的品质。
(2)“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班拟开展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在务。
(1)【活动一:著班史】班级编委会准备制作一本班史,为了将班史编写得条理清晰、版块分明,特地进行了讨论,请你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蓝野:我觉得我们可以设置类似于同学录一样的班级成员名册,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还非常有纪念意义! 君以:我觉得蓝野的想法非常好,我们还可以收集同学们的暖心故事一同记录在上面。 你: |
(2)【活动二:寄情思】班级编委会为了使班史更有纪念意义,准备在扉页上书写一组对联,传递“岁月如歌,真情难忘”的情思,请你根据已给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青春·记忆
同窗往事历历目
(3)【活动三:设封面】 下面两幅封面是设计爱好者小西同学设计的,班长组织了投票活动来选出一幅作为班史封面。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向同学们介绍你选择的原因。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晨起动征铎,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2)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四句。
9、漫谈“托伪”现象
①“托伪”就是指文章作者想借助名人传播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就将自己的作品假托名人作品来发表推销。
②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谁的名气大就托谁。论名气谁也大不过黄帝,于是就有了后人假托与黄帝问答的《黄帝内经》。姜太公的名气也不小,因而兵书《六韬》就以他的大名面世。庄子名扬四海,就有人把《盗跖》一文偷塞进他的书中。今日而论,马云、李嘉诚、于丹、李敖、易中天、余秋雨等各界名人也屡屡中枪,假托他们名义的名言金句,俯拾即是,热闹至极。
③“托伪”的特点之二是,谁更时髦、更红火就托谁。汪国真走红时,许多鸡汤诗歌以他的名字行世,汪国真曾无奈地说,社会上流行的汪诗至少三分之一不是他的作品。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热炒时,满世界都是他的情诗,其实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不过六十来首,而在市面上见到的六百首都不止。如今风头最劲的莫过于马云,于是,以马云名义发布的各种励志鸡汤、哲理美文,遍布网络、微信,马云也很无奈,无法一一辩解,天天打假,只好随他去了。
④“托伪”现象频发,根源就是“名人崇拜症”,即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其主要表现为:在许多人眼里,名人的话就是金句,名人的观点就是真理,名人写书叫名著,名人发言曰名言。在这种氛围里,要想让自己的发声引起注意,假托名人就成了终南捷径。于是,本来挺平常的几句话,就因为是“鲁迅说的”,就立即疯传网络,人人叫好;本来是酸溜溜一段情诗,却因为出自“莫言笔下”,顿时好评如潮,洛阳纸贵。这种现象很可笑也很无奈,但估计只要“名人崇拜症”存在,就难以绝迹。有鉴于此,我们都要像鲁迅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开眼光”,提高鉴别能力,不要一见名人东西就五体投地。
⑤别忘了,鲁迅不卖“鸡汤”,莫言美文也不姓莫。
(选自《杂文选刊》,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阐明的观点。
【2】文章划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0、高明的大自然
①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②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③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吸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④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
⑤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在高倍数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由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粘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在有机糖蛋白胶粘合下,软体动物的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⑥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漏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⑦光纤的发明,导致了通信传媒领域的革命,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让人惊叹的是,在深邃的海洋底部生活的低等动物——海绵身上,早已武装了这项被人类视为高新科学技术的产品。在海绵身体的四周,生长着许多半透明薄膜构成的骨针,这些骨针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与现代光纤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海绵利用骨针多提供一些亮点,以吸引更多的绿海藻来自己身边安营扎寨,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藻类食物。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
⑧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1】大自然“让人感到神奇高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分别概括回答。
【2】第⑤段介绍了软体动物的外壳,它有哪些特点?
【3】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指代内容。
⑴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
⑵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
【4】下列句中加点词各有什么表达作用?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⑴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⑵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
11、二十年后
①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__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②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③“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④“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⑤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⑥“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⑦“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⑧“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⑨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
⑩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赠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 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O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请分析开头段划线景物描写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赏析句子:
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3】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下列句中划线词包含的人物情感内涵:
(1)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2)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
【4】小说刻画的吉米·维尔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2、题目:《看似寻常》要求:①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