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家旅游局将采取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资金支持、强化考核督导、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

B.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激起更大范围贸易战的趋势,无论世贸组织和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升级。

C. 蔡英文在民进党实现全面执政后,借口支持转型正义、清算不当党产的名义,对国民党的党产全面开铡,大开杀戒。

D. 年均贡献率超过30%、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贡献者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没想到在机场又遇到了大名鼎鼎的于教授,他欣喜若狂,迎上前说道:“久仰大名,今日再次相见,倍感荣幸。”

B. 在校友徐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校长慷慨激昂地对同学们说:“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C. 作为负责接待的办公室主任,他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诚挚道歉:由于事务繁忙,照顾不周,请海涵。

D. 拿到来之不易的央视主播敬一丹的签名,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不停念叨:我一定好好惠存。

3、爵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请问,爵有几只脚?(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记者发现老百姓最关心的仍然是上学、就业、养老、看病等具体而微的问题,对有些家庭来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拖延。

②社会文化运动远此物质运动复杂、不确定,靠经典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进行貌似精确的定量分析,无异于沙里淘金

③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床,这个城中村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平日里五方杂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④广大家庭在教育子女上要重言传,重身教,身体力行,孩子们从小耳熟能详,相信以后也会按照家训和家风去为人处事。

⑤人口集中居住区域与经济中心的严重偏离是导致交通恶化的重要原因,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控人控车的做法都只是扬汤止沸

⑥政洲多园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了极大的公众阻力。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授职,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而“擢”,则是由选拔而提升。

B.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立基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未来简史》作者聊聊比人工智能统治世界更可怕的事

记者:你曾经对未来世界有过多少种不同的畅想?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人类将会进化为神,这毫不夸张。我们将会获得“神力”,尤其是创造和重构生命的能力。我们可以用基因工程创造新型的有机生物;用脑-机接口技术创造半机械人;甚至创造完全无机的生命体。21世纪经济的主要产物不再是纺织品、车辆或武器,而是身体、大脑和思想。

这将是地球上生命出现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革命。40亿年来,生命被自然选择的规律所掌控。无论你是病毒或恐龙,都要根据自然法则进化;无论仙人掌还是鲸鱼,外观如何古怪另类,都依然局限于有机领域。而现在科学可以用智能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甚至能创造非有机的生命形式。

记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对《未来简史》中描绘的未来,很多人表现出的并非进化为神人的满足,而是恐惧。

尤瓦尔·赫拉利:我写这本书正是为了提醒人们正面临的一些更危险的可能性。如果你惧怕某些可能性,仍可以采取些行动。

21世纪,人工智能(AI)和生物科技的兴起肯定会改变世界,我们可以用它们创建不同类型的社会。而如何明智地使用它们是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这比全球经济危机、中东战争或欧洲的难民危机更为重要。

想想生物技术对待家畜的方式。一方面,我们无视对动物的折磨用生物技术设计生长更快、产肉更多的牛、猪和鸡;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用它来生产被称为“清洁肉”的肉——在实验室中用动物细胞培养出来的肉,不需要饲养和屠宰一整只动物。这意味着,我们能用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创造天堂,也同样可以构建地狱。作出明智选择的好处将是无法估量的,一旦选择错误,代价可能是毁灭人类。

记者:《未来简史》中展现出一幅大部分人被超级智能机器人所取代,变成无用阶级的图景,但目前已有很多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反对人工智能威胁论,你的设想是否太过悲观?

尤瓦尔·赫拉利: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人们有诸多困惑。科幻电影中,AI通常会产生意识,并试图操纵甚至消灭人类,这十分不切实际。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意识则是感受和渴望事物的能力。虽然计算机已经拥有了令人惊叹的智力,但他们仍然没有意识,且并无证据表明他们已经在发展意识的道路上。例如,AlphaGo,这个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AI具有令人惊叹的智力,但它并没有意识,它不会在比赛中感到焦虑,也不会因赢得比赛而感到快乐。因此,对杀人机器人试图灭绝人类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

我更担心的是无意识的AI导致数十亿人失业,形成一个庞大的“无用阶层”。从汽车驾驶到疾病诊断,我们现在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多的任务中超越人类。专家估计在20-30年内,不仅出租车司机和医生,而且发达经济体中约50%的工作可能被计算机所取代。该如何处理这数十亿经济上无用之人?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没有任何经济模式可以应对这种情况。这可能是21世纪我们面临的最难以破解的经济和政治难题。

此外,随着算法迫使人类退出就业市场,不仅财富,政治权力也可能集中在拥有全能算法的小部分精英手中,从而造成前所未有的不平等。

记者:你会怎样避免自己被海量信息淹没?

尤瓦尔·赫拉利:我依然在用一个很老旧的诺基亚手机,没有摄像头,也不连网。人们花几个小时在互联网上看搞笑的小猫视频,却不关心全球变暖。我尽量避免使用智能手机,以免被无关信息淹没,比起不停检查电邮、发推特和拍照,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摘编自《人物》2017年第4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未来社会人类将进化为神,人类将拥有创造新型的有机生物,甚至能创造非有机的生命的能力。

B.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虽然计算机已经拥有了令人惊叹的智力,但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因此没必要担心会有试图灭绝人类的杀人机器人的出现。

C.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我们现在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多的任务中超越人类,这是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之一。

D.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造成未来社会前所未有的不平等的是拥有全能算法的小部分精英,财富与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这些人手中。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及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尤瓦尔·赫拉利对未来世界的许多畅想,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只是个人对未来社会的一种预想,还是比较肤浅,论断比较模糊,给人留下的只有幻象。

B.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描绘了一部分人进化为神、大部分人被人工智能所超越成为“无用阶层”的图景,意在提醒人们对此警觉并作出行动。

C.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们面临人工智能统治人类世界的危险可能性,如果没有作出相应的行动,人类可能会遭到毁灭。

D. 主持人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问及尤瓦尔·赫拉利怎样避免自己被海量信息淹没,看似与采访的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的轻松闲聊,实则另有深意。

E.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创建天堂,也同样可以构建地狱,这是未来世界最可怕的事情,也是这次访谈的主题。

3记者的四次提问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2)锦江春*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登楼》)

(3)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李白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均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文”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自然永恒的慨叹。

(3)古典诗词中,诗人经常用“箫鼓”来表现民间祭社祈年时吹吹打打的热闹场景,如南宋诗人陆游就写过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阐明在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_____”, 无论年长年少,"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过秦论》用“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陈涉起义得到了天下人的热烈响应。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螃蟹设喻,从反面论述要专注、持之以恒。

(2)杜甫《望岳》中直接写出泰山汇聚自然美景和南北风光不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过于清冷的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

(2)《观刈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场景。

(3)毛泽东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和李清照的词“九万里风鹏正举”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辛弃疾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

【注】①作者罢官闲居时,与友人一起游园后写下本词。②井床:井边的栏杆。③乌丝:印有墨线的纸。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分别从听觉角度和视觉角度写春天的景色。

B. “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两句,写得有声有色,却给人以萧瑟凄清之感。

C. “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两句借用“金谷”“兰亭”典故,借古讽今。

D.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物描写细腻、清新,很好地衬托了词人情感。

E. 从上阕“晓莺”“夜雨”两词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白天晴天,后两句写夜晚雨天。

2本词最后三句表现了作者哪些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十六篇,十余万言。

王闻其贤,欲见之。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

扬子《法言》曰: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何反也?”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或曰:“非忧说之不合,非邪?”曰:“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非忧也。”

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以书韩王  干:触犯

B.大王斩臣以国  徇:示众

C.其言  售:实现

D.乌足哉  愍:怜悯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B.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C.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D.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本是韩国的贵族公子,他为韩国的削弱和韩王的“纳地效玺”而忧心,想为国效力却得不到重用。

B.作为韩王的使者,韩非游说秦王,竟“上书”称凭着秦国的条件,只要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能称霸天下。

C.扬雄认为,游说人主当“忧”在不遵循道义,如果过分地看重说辞要符合人主的心意,就会不择手段。

D.战国时游说之士的“宗国”观念不强,以韩非为代表,他们游说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主张和价值。

4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

(2)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躺平,网络流行词,其内涵说法多样,大体是指,主动降低自己的生活欲望,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追名逐利,甚至不消费,只维持生存最低标准,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其余的日子“躺平”,做自己想做的闲事。

材料二: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的“2021媒体迎新年度词语推荐活动”2月1日启动网络投票。广大网友可通过指定投票渠道,从发展、新征程、建党百年、十四五、疫情、小康社会、法治、创新、高质量、精神等10个词语中选出自己关注的年度词语。

材料三:《觉醒年代》第十一集中辜鸿铭的台词:“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