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渡荆门送别》。
B. 《背影》《白杨礼赞》《藤野先生》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沈德鸿、鲁迅,文体都是散文。
C. 《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下列句子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主语是“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
B.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是定语)
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主干是“他拣定椅子”)
D.【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是状语)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阵阵疾风吹过,松林翻动起伏,涛声滚滚入云霄。”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实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文学体裁。
C.“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运用典故。“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D.“央视推出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一系列电视剧,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是一个病句。
5、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阅读诗歌,完成下面表格。
场景 | 狂风袭屋,茅草翻飞 | 群童抱茅,倚杖叹息 | ① | 广厦千万,不动如山 |
情感 | 痛惜、焦急 | ② | 愁苦、忧思 | 坚定、悲壮 |
【2】杜甫胸怀国家,心系苍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请你结合他的诗句谈一谈,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6、默写填空。
(1)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从文中找出蝉的两个习性特点。
【2】法布尔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请从选文中举两个例子分析《昆虫记》的人文情怀。
【3】请结合本文段分析为什么这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8、红军旅伴
①他们来历不同,但是同普通中国军队相比,是真正的“全国性”的军队,后者一般都按省份不同分别编制的。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只不过是时常作为开善意的玩笑的材料。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
②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③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唱起来,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④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⑤就拿我所见到的来说,农民们对我的红军旅伴并无不满的流露。有些农民似乎还十分友善,非常向着他们——这同最近分配土地和取消苛捐杂税大概不无关系。他们很自愿地把他们的一点点吃的东西卖给我们,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苏区的钱。我们在中午或傍晚到达一个村子时,当地苏维埃的主席就立即给我们安排住处,指定炉灶给我们使用。我常常见到农村妇女或她们的女儿自动给我们拉风箱生火,同红军战士说说笑笑——对中国妇女来说,特别是对陕西妇女来说,这是非常开通的一种现象。
⑥在路上的最后一天,我们在一个青翠的山谷中间的一个村子里歇脚吃中饭,所有的孩子们都来看他们头一次看到的洋鬼子。我决定考他们一下。
⑦“什么叫共产党员?”我问道。“共产党员是帮助红军打白匪和国民党的人,”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开腔道。“还有呢?”“他帮助我们打地主和资本家!”“那什么叫资本家呢?”这个问题可难住了一个孩子,可是另外一个孩子回答说:“资本家自己不干活,却让别人给他干活。”这个答复也许过分简单化了,不过我继续问:“这里有地主和资本家吗?”“没有!”他们都齐声叫道,“他们都逃跑了!”“逃跑了?怕什么?”“怕我们的红军!”
⑧“我们的”军队,一个农村孩子说“他的”军队?显然,这不是中国,但是,如果不是中国,又是什么国家呢?
(节选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第①段中“普通中国军队”和“真正的‘全国性’的军队”分别指的是什么?
【2】第②段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什么?
【3】在作者看来,这些“红军旅伴”具有怎样的特点?
【4】谈谈你对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挫折,为我的世界荡开圆圆涟漪;你是拼搏,为我的世界激起朵朵浪花;你是追梦,为我的世界犁出段段航程。你是呵护的春风,是关爱的雨露,是友善的阳光;你是呵护的春雨,是求索的夏风,是奉献的秋实,是感恩的冬雪……
请以“我的世界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