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孝感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2、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看见蚂蚁排成“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气得拔剑自刎。蚂蚁能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大字,此行为是动物的(       

A.领域行为

B.繁殖行为

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

3、猫的立耳与折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立耳基因(B)是显性基因,折耳基因(b)是隐性基因。立耳的雌猫和立耳的雄猫生了一只折耳的猫,则这对亲代猫的基因组成是(       

A.Bb和Bb

B.BB和bb

C.BB和BB

D.bb和bb

4、下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形成化石的生物可能比在C处形成化石的生物高等

B.相比较而言,在B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最复杂

C.在C处形成化石的生物是水生生物,在A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生活在陆地上

D.在A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比C处少

5、细菌和真菌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真菌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

B.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D.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下列有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完成这个动作时,不一定要消耗能量

C.推门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

D.为推门提供动力的结构是肌肉

7、乳制品加工厂制作酸奶使用的菌种是(  )

A.曲霉菌

B.青霉菌

C.酵母菌

D.乳酸菌

8、“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须臾十来往,尤恐巢中饥”,与诗句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孵化时雏鸟的发育程度分析,诗句中的鸟属于晚成雏

B.鸟的生殖发育过程中都有筑巢、孵卵和育雏行为

C.亲鸟复杂的繁殖行为,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鸟类在养育幼雏期间捕食大量农业害虫,我们要爱护鸟类

9、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

B.流感病毒可以使人患流行性感冒,它营寄生生活

C.我们体内有的大肠杆菌能制造维生素,它们寄生生活在人的肠道内

D.地衣是藻类植物与真菌的共生体,它们分开对各自没有影响

10、冬残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雪容融”,“冰墩墩”原型——大熊猫, “雪容融”头顶上有象征吉祥的如意造型以及和平鸽和天坛组成的一圈图案,这是和平友谊的象征,以下关于“大熊猫”、“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体温恒定

B.都体内有脊柱

C.两者的心脏、血管和血液都属于器官

D.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⑤

12、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系统中的:(       

A.骨   肌肉   肌腱

B.骨   肌腹   骨连接

C.骨   肌肉   关节

D.骨   肌腱   关节

1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描述中的插柳属于下列哪种繁殖方式(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种子繁殖

1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关于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黑猩猩钓食白蚁          ②失去幼鸟的红雀喂鱼             ③蚯蚓走迷宫             ④鹦鹉学舌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②与其他三者不同

B.蚯蚓和鹦鹉相比,鹦鹉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C.黑猩猩钓食的白蚁具有社群行为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15、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B.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⑥

C.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D.菜豆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④,玉米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⑥

1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张掖黑河湿地

B.黑河中的鱼

C.润泉湖中的生物

D.草原上的羊

17、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分泌雄性激素和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

A.输精管

B.睾丸

C.附睾

D.阴囊

18、生物实验中用到的金鱼藻和黑藻都属于被子植物,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生活在水中

B.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有种子

D.能开花结果

19、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

A.无机物一原始生命一有机物

B.无机物一有机物一原始生命

C.有机物一原始生命一无机物

D.原始生命一无机物一有机物

20、某地的甜菜品种引种到雅鲁藏布江河谷后,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甜菜单根增重20%~30%。多次引种回某地,甜菜单根重总是恢复原状。从上述引种过程可以推测出(  )

A.甜菜只具有遗传性,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所有的变异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甜菜单根重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人在寒冷时皮肤起“鸡皮疙瘩”,这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反射活动,试 

(1)此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反射。

(2)此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依次由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___组成。

22、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提出问题】: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问题建设】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设是  

【方法步骤】

1.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来自一个蚂蚁洞的蚂蚁,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2.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4.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5.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发现蚂蚁朝着有气味的方向行动.

【实验结果】

1.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中选用蚂蚁只数要多,而不是1只,目的是  

【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23、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需要的有机养料是通过_____作用获得的,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_____作用获得的。

24、根据病毒的寄主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病毒,   病毒,   病毒.

 

25、动物的运动是以________为杠杆、________为支点、________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例如,提小腿时,股四头肌等肌群收缩产生拉力作用于胫骨上,绕着杠杆的支点–________而完成动作,这个动作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6、人们通常将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

 

27、科学研究发现,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__________,他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人体内_____将体腔分为胸腔和____腔,胸腔里有___、肺等器官。

29、“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蝉的什么结构_____

30、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生物与其特征连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自养。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是小麦、满江红和月季的分类等级图,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如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

(2)在进化中比较低等的植物是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 界 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生物种类最少的分类单位___

(4)如果增加亚门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单位应处于____________之间.

(5)确定小麦和月季分类等级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6)小麦与满江红最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

34、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______条食物链组成,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3)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青蛙全部消失,则短期内食草昆虫的数量将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