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汉中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各地交警部门积极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活动。

B.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C.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保护健康。

D.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大约2500年历史。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

B.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将“把”改为“以”)

C. 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去掉“的石油输出量”)

D. 凭借《人民的名义》爆红的男星陆毅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在“欢迎”前加“是否”)

 

3、(题文)对下面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②罗襦:丝绸短袄。

A. 这是一首描写深闺美女懒起梳妆的词作,“鬓云”“香腮雪”写出了女子的美丽。

B. 懒、迟、弄三字相互照应,刻画人物神态动作,暗示人物心情,巧妙地传达出闺中女子娇懒、惆怅、百无聊赖之情。

C. 词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表现女子喜悦的心情。

D.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并成功运用了反衬手法。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按照文章说明的对象,我们常常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B.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遭贬,《记承天寺夜游》所记载的就是他被贬到黄州时的情形。

C.盂浩然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一起被后人舍称为“王孟”。

D.《礼记》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时期的戴圣编纂成书。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B.颈联写诗人在江面上看到海市蜃楼的壮观奇秀景象。

C.诗人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2“山随平野尽”一句历来为后世所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词整理。

诗名与作者

默写名句

赏析名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_______

《赠从弟(其二)》刘桢

(2)_________________

诗句以风声之“盛”衬托了松枝之“劲”,表达了对松柏刚劲品格的赞美之情。

《春望》

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_____

《雁门太守行》李贺

(4)______________

点出主旨,运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浴血奋战报效朝廷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浣溪沙》晏殊

(5)______________

将繁华易尽的无奈与旧识重来的欣喜等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融于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的景物中。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B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他把儿子B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们说B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1)①文段中的“我”是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_。②文段中的“B”是________

(2)下列不是《西行漫记》一书中作者对彭德怀印象的是

A.他具有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B.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C.“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他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D.他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王硕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个老人

(1)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看到它―—那条小路上唯一的一盏灯,灯是路边一位拾荒老人的。像很多晚年丧子的父母一样,他有着(A)的牌气。他常独坐灯下,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有小孩路过时,他就腾地站起来傻笑。

(2)最近天黑得早,放学之后月亮就跑到正南了。那次作业没有做好,我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心情极为郁闷。出了教学楼,我就投入一片黑暗之中,所见均模模糊糊,只听到风吹刮着树叶的沙沙声,①以及有人发出的脚步声跟在我后面走路。我不由哆嗦了一下,赶紧往家跑。②路上,偶尔有几辆车急急驶过,更加强了夜的寂静。我搓着手快步走着,很快就到了那条小路上。

(3)灯,还亮着,老人还坐在灯下,我低着头,装作没看见他,不只因为他的小曲诡异低沉,更因为他的傻笑,于是,我加快了速度,③很快就被那曲子、那人抛在了身后,心,也因此而踏实了。可我却突然发现;我逃过了那人,也逃出了光!

(4)天更黑了,黑到我看不清前面的路上是否有什么障碍物(B)黑到我不敢轻易向前迈步。接着,我听到了更加恐怖的声音―—他的马扎发出的吱吱的响动声——他站起来了!我下意识地回过头来,原来是老人把灯高高地举了起来!

(5)再回过头,我(C)地拼命向前跑着,却蓦地发现:前方的路亮了,我的影子从脚下赫然生出。

(6)我的背后有光!那一定是他举着的灯照亮了我前面的路!

(7)仿佛有什么东西随着光一下一下撞击着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8)我还是没有回头,我怕老人单薄佝偻的身躯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怕他那举着灯的手臂会细得骇人,更怕他手中的灯会照出我的卑微。

(9)向前望去,路边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可见,有淡淡的月光伴着灯光洒在落叶上,夜色温馨而宁静。将败未败的残菊被扔在路边,此刻也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里,只因为有那盏灯,有那盏老人的灯,我才会突然发现这条小道竟是如此之美!

(10)回家后,我不禁跟妈妈说起那位老人,妈妈告诉我(D)他的儿子就是因为路太黑被车撞了,从此永远离开了他,④于是他每天坐在路边,目的就是为了照亮晚归独行人夜行的路。

(11)那是我生命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1】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改为:以及有人跟在我后面走路时发出的脚步声

B.②句改为:路上,偶尔有几辆车急急驶过,更衬托出夜的寂静。

C.③句改为:很快就被那人、那曲子抛在了身后。

D.④句改为:于是他每天坐在路边,目的就是给晚归独行的人照亮夜行的路。

【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段太随意、琐碎,可以根据主要意思重新整合一下,比如第(5)段~第(8)段,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同时加一些关联、过渡的词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B.文章以“灯”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但是对“灯”的描写不够具体,建议再适当添加一些有关“灯”的内容。

C.文章是以记事为主的,不适合直接以人来拟题,所以题目应改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样既含蓄又能与文章结尾相照应,还能更好地突出主题。

D.第(11)段收束全文,但缺少对主体部分内容的总结延伸,可以改为:“那盏灯,那位老人,那条温馨的小路,是我生命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父母充满期待的表情让我们不能忘记,老师谆谆教诲时的表情时常在脑海中闪现,传神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班级的师生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