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和田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略无阙处。

译文:略微有中断的地方。

B.每至晴初霜旦。

译文:每到天刚放晴和下霜的早晨。

C.良多趣味。

译文:有很多趣味。

D.沿溯阻绝。

译文: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盐城市人民法院抓牢执行主动权,用不折不挠的干劲,向执行顽疾亮剑。

B. 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C. 从用户的规模来看,腾讯音乐娱乐在全球音乐市场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D. 中国维和警察牺牲的消息传回,许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发帖表示哀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元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历史写下了惊心动魄的又一篇章。

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他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少年强则国强”,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雄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而脱贫攻坚重在行动,乡村振兴义不容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B.《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注]①武威:今甘肃武威。②碛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③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白星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了行军的季候和所向。“行人少”写出了火山的炎热和征程的艰难。

B.第二句以鸟喻马,表现马之迅疾及地之辽阔,意在表现马之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

C.第三句运用夸张,“太白西"写出了都护行营的遥远,给人更加庄严、威风的感觉。

D.整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和直言胜利的祝愿,而是进行了想象,不落窠白。

【2】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岸石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夕日欲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

(7)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完成以下任务。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_________,国籍:美国、《长征》(王树增)、《飞向太空港》(李鸣生)。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2)结合选段内容,写出作者对红军、敌军隐含的态度。

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3)结合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4)《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任务三:推荐作品,传承精神。

(5)斯迈尔斯说“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读完《长征》《飞向太空港》后,相信你一定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所洋溢着的振奋人心的精神品质。请各结合一个具体情节分别说说你对下面两种精神的理解。

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航空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岭,真的能用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

①我们先来说说秦岭。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一条非比寻常的山脉,气势磅礴地横亘在中华大地上,处于中华版图的正中央,这条巍峨的山脉就是秦岭。秦岭东西约500公里,南北约150公里。它是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也是黄河、长江的分界线;是北方小麦和南方水稻的分界,也是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它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各种各样的作用。据中国气象局曾经发布的一篇文章介绍,由于它的存在,带来了强烈的“南北差异”,小到喜欢吃甜粽还是咸粽,大到南方的柔和与北方的豪放都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秦岭对水汽有阻滞作用,秦岭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北坡相对寒冷干燥,南坡则温暖湿润,南坡自下而上拥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5种气候类型;北坡自下而上拥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类型,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还使南北大地出现了强烈的气候差异。

③那么,秦岭是怎么挡住南下冷空气的呢?首先,秦岭的高海拔对冷空气南下和暖湿气流北上都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同时冷空气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移动到这里的时候也消耗了“元气”,到了秦岭,冷空气要爬坡会再消耗一些,所以实力不够强的冷空气“走”到这里就没“后劲”了,就算有“耐力”比较强的冷空气,奋力翻过山之后实力也明显削弱了,因此就造成了秦岭“挡”住了冷空气的现象。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可以被秦岭“挡住”,一旦有强冷空气来袭,因为它“实力”强大,还是可以“破关”过去,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

④一般来说,如果山脉阻挡了干冷空气,并不会出现明显的“泾渭分明”现象;反而,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则会在一侧出现暖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

(根据《成都商报》相关资料改编)

材料二:

深圳会经历“60年最冷冬天”吗?

①最近,冷空气频繁南下,深圳气温有所下降,很多人都有了入秋的错觉。关于“拉尼娜”的信息也在朋友圈刷屏,诸如“60年最冷冬天”的说法被广泛传播。

②近日,国家气候中心也发布消息,预计今冬将形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对深圳天气有何影响?从2000年以来发生的5次“拉尼娜”事件的年份气象数据来看,在“拉尼娜”年的冬季(12月一次年2月),深圳的气温较常年同期低0.3℃,出现寒冷日数(日最低气温≤10℃)平均21天,比气候值多3天。降雨方面,“拉尼娜”年深圳冬季的降雨较常年偏少9%。平均干燥日数(日最小相对湿度≤50%)44天,较常年多6天。

③市气象台预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计深圳秋冬季前暖后略偏冷,空气干燥,其中2021年1—2月冷空气活跃,偏冷少雨,最冷时段可能出现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可能出现持续一周左右的寒冷天气,我市最低气温可达5—8℃,出现2008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及2016年极端寒潮暴雨的可能性较小,不会出现网络谣传的60年最冷寒冬。

(选自2020年10月29日《深圳商报》,有删改)

【1】材料一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说明的?

【2】秦岭使我国南北大地出现了强烈的气候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单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能删除的原因。

一般来说,如果山脉阻挡了干冷空气,并不会出现明显的“泾渭分明”现象。

【4】奶奶身体虚弱,自从听说深圳要经历60年最冷寒冬的传闻后,一直忧心忡忡的,担心自己扛不过今年的最冷寒冬。请你结合任意一则材料的内容,劝慰奶奶,帮奶奶消除顾虑。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海会向往高山的挺拔,高山也会向往大海的广阔。我们在向往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的向往。对此你有何感悟、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