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克拉玛依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B.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

C. 书信与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祝颂语,如另起一行顶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或者省略“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等词。

D.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2、下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都选自他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 “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句式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āi)       仲裁(zhòng) 黝黑(yǒu)        翘首以待(qiào)

B.畸形(qí)        教诲(hùi) 周济(jì)            笔耕不辍(chuò)

C.脸颊(jiá)        胆怯(qiè) 愚钝(yú)          锐不可当(dāng)

D.粗糙(zào)       绯红(fēi) 凌空(1ín)          殚精竭虑(dān)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jí)   辈(háng)   旋(wò)   然而止(gá)

B. (sòng)  眼(kuàng) 掇(cuān)  草长飞(yīng)

C. 育(yùn) 石(yǔn) 追(shuò)  阡交通(mò)

D. 然(piān)  难(qié) 默(jiān)  差披拂(cē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链接中考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历历:_____________ 乡关: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Ⅹ”

(1)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______

(2)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______

(3)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______

(4)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______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4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5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句默写。

(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____。(《回延安》)

(5)《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定平和。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搜集和整理的材料,请你完成各题。

(1)上图是________路线图。它正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这本书中写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2)《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请结合书中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谈谈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故乡(节选)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这一段文字从几个方面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形象?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2二十余年后“我”见到闰土“很兴奋”,但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3闰土见了“我”脸上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4为什么“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小作文

最近,一则有关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消息刷爆全网,引起了全国家长的热烈讨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对1888名孩子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7%的受访家长觉得当下孩子缺乏劳动教育;66.6%的受访家长指出现在家长溺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干家务;64.5%受访家长认为应该通过让孩子做家务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可也有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说:我家孩子从小没干过活,上劳动课是不是在给孩子增添负担?”“孩子上劳动课是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可是我们现在拼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啊……

对于劳动课进校园,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发表你的见解(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